[发明专利]一种化工液体产品试样送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6807.4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邱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瑞思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25/02;B65D25/28;B65D43/02;B65D55/00;B65D81/05;B65D8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36099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工 液体 产品 试样 送检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化工液体产品试样送检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形状为横向“T”字形,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握杆。该化工液体产品试样送检装置,通过使握杆在移动槽的竖直槽与横向槽处向前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握杆在移动槽的横向槽内部向前进行移动,握杆向前移动带动移动板向前进行移动第二拉簧进行拉伸,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装置在工人进行移动时内部试样瓶发生倾倒,使得试样瓶内部的腐蚀性液体流出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工液体产品试样送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生,化工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今大部分工厂在加工化学试剂或化工产品时,需要对流水线或储存罐中的化学试剂或化工产品要定期试样送检,以便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目前所使用的是试样瓶,由于试样瓶在试样后需要送至实验室,而实验室往往设置在远离厂区的实验楼中;而目前大部分的试样瓶由于易碎因此大部分都是人工进行手持送检;但是在远距离的送检,专人手持试样瓶,非常劳累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大,而且很多试样具有剧毒和腐蚀性,一旦飞溅在人身上容易出现灼伤事故,进而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工液体产品试样送检装置,具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在运输过程中试样瓶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的情况,装置在工人进行移动时内部试样瓶发生倾倒,使得试样瓶内部的腐蚀性液体流出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等优点,解决了在远距离的送检,专人手持试样瓶,非常劳累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大,而且很多试样具有剧毒和腐蚀性,一旦飞溅在人身上容易出现灼伤事故,进而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液体产品试样送检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形状为横向“T”字形,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握杆,所述握杆为倒“C”字形,所述握杆的内部相对侧均设置有横向凸块,所述握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紧槽,所述卡紧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簧,所述第一拉簧的右端与卡紧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簧套接在固定杆的表面,所述固定杆的右侧与固定孔的内部卡接,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试样瓶夹紧固定保护装置。
优选的,所述试样瓶夹紧固定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箱体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为“L”形,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紧板,所述固定板的横向板前侧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簧,所述第二拉簧远离第二滑动槽(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同样为“L”形,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第二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竖直板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夹紧板,所述箱体的内部左右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在移动槽的上方且与之互不接触,所述移动板的竖直板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紧板为三分之一圆环形,所述第一夹紧板同样为三分之一圆环形。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在握杆的前侧且与握杆的横向凸块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内部与箱体的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工液体产品试样送检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瑞思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瑞思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6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