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损伤状况的诊断装置、诊断设备及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6999.9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1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汪待发;张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夏东栋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损伤 状况 诊断 装置 设备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脑损伤状况的诊断装置、诊断设备及诊断系统,其用于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状况进行辅助诊断。该诊断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其配置为获取由近红外光谱检测设备取得的新生儿受检者在静息态的大脑皮层的目标区域的近红外数据;网络构建模块,其配置为基于近红外数据构建脑功能网络;提取模块,基于脑功能网络提取检测指标,检测指标包括中枢节点指标和局部网络效率指标,以及小世界属性指标和模块化指标中的至少一种,中枢节点指标表征新生儿受检者的脑部发育情况,局部网络效率指标被定义为患有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新生儿表现出相对健康新生儿更高的局部网络效率;预测模块,基于检测指标预测新生儿受检者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状况。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诊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脑损伤状况的诊断装置、诊断设备及诊断系统,用于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状况进行辅助诊断。
背景技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一般由围产期窒息而导致,其是婴幼儿神经伤残的主要原因,存活者中可能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脑性瘫痪、惊厥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因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早期确诊和干预,对改善脑损伤新生儿的神经发育预后至关重要。
当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功能磁共振、CT等医学影像技术对大脑结构性损伤的探测。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一方面,新生儿脑损伤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仅凭临床医生的床旁观察难以在第一时间对新生儿是否存在脑损伤以及脑损伤程度进行判断,容易错过重要的治疗时间窗,而现有的医学影像技术也存在着不易进行床边实时监测、有辐射、需要镇定剂等不足之处,使得获得脑损伤数据较困难,且会对新生儿造成伤害;另一方面,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可以快速地、准确地诊断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状况的特定的检测指标,这些都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及时发现与干预构成了限制。
因此,针对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在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伤害的情况下,获得可靠、有效的脑损伤检测指标,帮助医生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状况进行辅助诊断,是临床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提供了本公开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需要一种脑损伤状况的诊断装置、诊断设备及诊断系统,用于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状况进行辅助诊断,采用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技术获取新生儿的静息态的大脑皮层的近红外数据,对新生儿没有伤害,操作简单,且专门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选择中枢节点指标、局部网络效率指标、以及小世界属性指标和模块化指标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特异性检测指标,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效率。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脑损伤状况的诊断装置,用于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状况进行辅助诊断,所述诊断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其配置为获取由近红外光谱检测设备取得的新生儿受检者在静息态的大脑皮层的目标区域的近红外数据;网络构建模块,其配置为基于所述近红外数据构建脑功能网络;提取模块,基于所述脑功能网络提取检测指标,所述检测指标包括中枢节点指标和局部网络效率指标,以及小世界属性指标和模块化指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中枢节点指标表征新生儿受检者的脑部发育情况,所述局部网络效率指标被定义为患有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新生儿表现出相对健康新生儿更高的局部网络效率;预测模块,基于所述检测指标预测所述新生儿受检者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状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小世界属性指标采用特征路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枢节点指标通过所述脑功能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节点度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来确定,其中,所述节点度值为一个节点所具有的连接边数;和/或,所述局部网络效率通过所述脑功能网络中所有节点对之间连接距离的倒数相加所得的值和所有节点间能够存在的最大连接边数来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构建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基于0.3至0.34的范围内的稀疏度阈值,构建所述脑功能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69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