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差速转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7739.3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倪志明;沈永青;倪圣道;李征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新明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10 | 分类号: | B62D1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王宗艺 |
地址: | 22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向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机差速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行电机(1)、转向电机(2)、第一输入轴(3)、第二输入轴(4)、第一差速器(5)、第二差速器(6);
所述第一差速器(5)和第二差速器(6)同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差速器(5)和第二差速器(6)均包括差速器机架(51)、机架齿轮(52)、主动锥齿轮(41)、外侧半轴锥齿轮(54)、内侧半轴锥齿轮(55),所述差速器机架(51)外侧设有机架齿轮(52),所述差速器机架(51)内轴向转动连接有多个机架锥齿轮(53),所述机架锥齿轮(53)外侧共同啮合有外侧半轴锥齿轮(54),内侧共同啮合有内侧半轴锥齿轮(55),所述外侧半轴锥齿轮(54)安装有驱动轮(7),所述内侧半轴锥齿轮(55)安装有转向输入锥齿轮(56);
所述直行电机(1)驱动第一输入轴(3)转动,所述第一输入轴(3)上设有两个第一主动轮(31),两个第一主动轮(31)分别与第一差速器(5)和第二差速器(6)的两个机架齿轮(52)啮合;
所述转向电机(2)驱动第二输入轴(4)转动,所述第二输入轴(4)上设有主动锥齿轮(41),所述主动锥齿轮(41)同时与第一差速器(5)和第二差速器(6)的两个转向输入锥齿轮(56)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差速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轴(4)上设有涡轮(42),并与垂直设置的蜗杆(43)啮合,所述转向电机(2)驱动蜗杆(43)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差速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电机(2)通过链轮和链条驱动蜗杆(43)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差速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行电机(1)通过链轮和链条驱动第一输入轴(3)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差速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锥齿轮(53)是数量为1-4个。
6.一种电机差速转向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差速转向装置,两个差速器同轴对称设置,由直行电机(1)驱动两个差速器机架(51)同速同向转动,由转向电机(2)驱动差速器的内侧半轴同速反向转动,具体行走模式包括:
一、直行模式:
转向电机(2)驱动蜗杆(43)转动,蜗杆(43)和涡轮(42)啮合驱动第二输入轴(4)转动,在直行模式下,转向电机(2)停止工作,第二输入轴(4)的涡轮(42)和蜗杆(43)起到自锁的作用,因此与第二输入轴(4)的上主动锥齿轮(41)啮合的转向输入锥齿轮(56)静止不动,与转向输入锥齿轮(56)连接的内侧半轴锥齿轮(55)因此固定不转动;直行电机(1)驱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驱动两个差速器机架(51)同向转动,由于内侧半轴锥齿轮(55)固定不转动,在差速器机架(51)的带动下,两个外侧半轴锥齿轮(54)以差速器机架(51)两倍的速度同向转动,与外侧半轴锥齿轮(54)连接的驱动轮(7)同向等速转动,因此实现直行;
二、原地旋转模式:
在原地旋转模式下,直行电机(1)不工作,两个差速器机架(51)保持静止,转向电机(2)驱动蜗杆(43)转动,蜗杆(43)和涡轮(42)啮合驱动第二输入轴(4)转动,第二输入轴(4)上的主动锥齿轮(41)同时与两个输入锥齿轮(56)啮合,由于差速器是对称布置,因此与输入锥齿轮(56)连接的两个内侧半轴锥齿轮(55)以相反方向同速转动,经过机架锥齿轮(53)传动,两个驱动轮(7)也以相反方向同速转动,因此实现原地零半径旋转;
三、转向模式:
转向模式是直行模式和原地旋转模式的叠加状态,直行电机(1)和转向电机(2)同时工作,两个驱动轮(7)的转速和为直行模式时单个驱动轮(7)的转速的两倍,两个驱动轮(7)的转速差为原地旋转模式时单个驱动轮(7)的转速的两倍,两个驱动轮(7)形成了速度差,因此机器可以实现转向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新明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新明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77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