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损伤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7750.X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7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高中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联易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N3/08;G06Q40/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牟蓓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损伤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适用于车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辆损伤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理赔车辆的车辆损伤图片;根据预先训练完成的损伤目标检测模型对所述车辆损伤图片进行分类,得到所述车辆损伤图片包括的各个车辆损伤区域;对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进行重叠程度分析及度量,生成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的热力图;基于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的热力图,确定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包括的过渡区域。能够提高车辆损伤图片的识别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损伤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保险领域的应用,智能理赔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对于车险理赔过程中拍摄的车辆损伤照片的识别,多采用多边形区域过滤器,例如使用bbox过滤器等进行车辆损伤信息标记。但是车辆损伤往往是连通车辆多个部位的且同时存在着边界过度问题,仅通过多边形区域过滤器无法准确识别出车辆多个部位的连通损伤。
由此可见,现有的车辆损伤识别过程中存在无法准确识别出连通的多个车辆损伤区域的过渡区域而导致的车辆损伤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损伤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准确识别出连通的多个车辆损伤区域的过渡区域而导致的车辆损伤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损伤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待理赔车辆的车辆损伤图片;
根据预先训练完成的损伤目标检测模型对所述车辆损伤图片进行分类,得到所述车辆损伤图片包括的各个车辆损伤区域;
对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进行重叠程度分析及度量,生成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的热力图;
基于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的热力图,确定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包括的过渡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先训练完成的损伤目标检测模型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所述根据预先训练完成的损伤目标检测模型对所述车辆损伤图片进行分类,得到所述车辆损伤图片包括的各个车辆损伤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车辆损伤图片进行分类,得到对所述车辆损伤图片的各个损伤预测框;
根据各个所述损伤预测框分别对应的回归损失值,确定所述车辆损伤图片包括的各个车辆损伤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各个所述损伤预测框分别对应的回归损失值,确定所述车辆损伤图片包括的各个车辆损伤区域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分别确定各个所述损伤预测框分别对应的回归损失值;或者,
基于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交并比分别确定各个所述损伤预测框对应的回归损失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对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进行重叠程度分析及度量,生成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的热力图,包括:
针对任意一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对该车辆损伤区域进行车辆语义分割,以获得用于指示该车辆损伤区域中的不同像素是否属于同一区域的标签信息和用于指示该车辆损伤区域中的热力图,所述标签信息中的每个像素与该车辆损伤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像素相对应,所述标签信息中的像素值一致的像素用于指示该车辆损伤区域中的对应像素属于该车辆损伤区域,所述标签信息中的像素值不一致的像素用于指示该车辆损伤区域中的对应像素属于与该车辆损伤区域相邻的其它车辆损伤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的热力图,确定各个所述车辆损伤区域的过渡区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联易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德联易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77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