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扫描系统及CT扫描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7778.3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夏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物高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缪成珠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扫描 系统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CT扫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CT扫描系统及CT扫描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包括:第一射线发生装置,用于生成第一射线束,第一射线束具有第一能量;第二射线发生装置,用于生成第二射线束,第二射线束具有第二能量,第二能量大于第一能量;共用探测装置,设置于第一射线发生装置和第二射线发生装置的射线束出射方向,用于接收第一射线束和第二射线束,并生成第一射线束的第一投影数据和第二射线束的第二投影数据;第一射线发生装置、第二射线发生装置与共用探测装置之间设置有扫描区域,第一射线发生装置和第二射线发生装置沿纵贯扫描区域的方向间隔设置。成本较低,且易于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T扫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T扫描系统及CT扫描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相对于单能CT成像技术,双能CT成像技术能够获得更高的物质检测精度。随着目前CT扫描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出现多种能够实现双能CT扫描成像的方式,例如在不同能量状态下进行两次连续扫描的单源CT系统,或配置两套独立的探测系统,或在高能和低能两种状态下快速切换的单源CT系统。
但是在上述几种实现方式中,均存在相应的问题,例如对系统的配置要求过高,两套独立的探测系统成本较高,且扫描之前需进行大量复杂的校正工作以确保两套探测系统配置相同,以及后续对投影数据的处理过程复杂等问题。因此,如何降低双能CT扫描成像的成本,同时简化双能CT扫描成像的实现方式是本领域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降低双能CT扫描成像的成本,同时简化双能CT扫描成像的实现方式的问题,提供一种CT扫描系统及CT扫描数据处理方法。
一种CT扫描系统,所述CT扫描系统包括:
第一射线发生装置,用于生成第一射线束,所述第一射线束具有第一能量;
第二射线发生装置,用于生成第二射线束,所述第二射线束具有第二能量,所述第二能量大于所述第一能量;
共用探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射线发生装置和所述第二射线发生装置的射线束出射方向,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射线束和所述第二射线束,并生成所述第一射线束的第一投影数据和所述第二射线束的第二投影数据;
所述第一射线发生装置、所述第二射线发生装置与所述共用探测装置之间设置有扫描区域,所述第一射线发生装置和所述第二射线发生装置沿纵贯所述扫描区域的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射线束在所述共用探测装置上的第一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射线束在所述共用探测装置上的第二投影区域具有重叠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叠区域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域面积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域面积;
或所述重叠区域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面积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射线束在所述共用探测装置上的第一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射线束在所述共用探测装置上的第二投影区域贴近但不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共用探测装置包括阵列式探测器面板,所述阵列式探测器面板为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射线发生装置和所述第二射线发生装置的间隔距离为:
L=nd
其中,L表示第一射线发生装置和第二射线发生装置的间隔距离,d表示纵贯扫描区域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探测器的间隔距离,n表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物高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工物高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7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扬声器箱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扬声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