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508102.6 申请日: 2020-12-18
公开(公告)号: CN112457303B 公开(公告)日: 2022-01-07
发明(设计)人: 覃旅娜;陈庆国;刘梅;杨金生;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09/06 分类号: C07D409/06;C07F9/6558;C09K11/06;G01N21/64
代理公司: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代理人: 周芸芸
地址: 316002 浙江省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荧光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涉及荧光有机化合物技术领域。该荧光化合物的制备,具体包括:取4‑羟基‑苯并[b]噻吩‑7‑羧醛、乙基苯并吲哚加入的正丁醇/甲苯的混合溶液搅拌溶解,加热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在水和二氯甲烷的混合体系中静置分层,有机相进一步纯化,得到的荧光化合物。本发明制得的荧光化合物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均具有敏锐的响应;基于此制得的荧光探针,可用于检测环境中的ALP,排除其它物质的影响,具有高选择性、专一性和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有机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背景技术

荧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后,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并发出比入射光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物质的荧光非常容易受外界条件刺激(如热、气体、水等)而发生变化(如红移,蓝移或者强度变化等)。

在包括化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荧光技术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在某些情况中,荧光分子可用于检测食品和环境样品中是否存在分析物或化学品。在离体生化分析(如DNA测序和血糖定量)中,需要一些灵敏的荧光定量检测设备。在一些情况中,具有合适的光化学性质的荧光探针可用于示踪活细胞中的分子和生理学事件,以及用于高通量筛选。一般地,荧光技术比其他类型的光学测量更简单,并可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多的分子信息。荧光测量一般是高度灵敏的,因为大多数化学和生物样品中发现的荧光背景一般处于低水平。随着荧光仪器(如共焦和多光子荧光显微镜)领域最近取得的进展,细胞事件的实时三维成像和生物物质的实时动力学研究已经变得可能。尽管有以上提及的优点,但将荧光技术用于特定应用的可行性往往可受到适当荧光分子的可利用性的限制。

磷酸盐被认为是藻类和细菌最重要的磷的来源,海水中的磷的缺乏会限制藻类的生长,限制海域的初级生产力,进而影响整个生态循环系统。早有研究表明,当海水缺乏无机磷时,水体中溶解有机磷(DOP)化合物可以作为磷营养源被藻类和细菌所利用,这便是海水中ALP的贡献。最近,各种检测ALP检测手段已经被开发,包括电化学、色谱、比色技术及肽微阵列分析等等。虽然这些为ALP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底物,并没有良好的专一性,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威胁来自于磷酸单酯酶中的酸性磷酸酶,这是由于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是一类对底物没有专一性水解功能的酶类,他们有着不同的最适pH值。

与传统花菁染料相比,半花菁染料耐光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更有利于成像。半花菁染料已被设计合成,并用于检测硒化氢,肼,半胱氨酸,pH,一氧化氮,β-内酰胺酶,硒醇,超氧根离子,硝基还原酶等,而基于pH值响应的荧光探针检测环境中的ALP活性几乎未见有报道,因此设计一种基于pH值的具有高选择性的荧光探针CyP用于检测ALP活性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该荧光化合物在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敏锐的信号响应,制得的荧光探针对ALP的检测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特异性和灵敏度。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荧光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本发明获得的荧光化合物,使得半花菁的荧光发射信号红移,在pH变化范围2.5~9.5时,有着敏锐的比率信号的改变,在pH为8的环境下,化合物在550nm的激发波长下,具有明显的信号强度,随着pH值的变化,其吸光度明显衰退,且信号强度具有明显的区别,可适用不同酸碱性环境;相比于现有技术,信号强度更高,增强其灵敏度。因而可用于设计基于pH值响应的荧光强度信号改变的荧光探针,高选择性检测环境中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保证ALP的最大活力的同时,降低了其它物质的干扰,具有优异的选择性。本发明荧光化合物采用一锅法即可制得,方法简单,且产率较高。

上述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8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