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驱蚊织物的新型杀虫剂整理液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8564.8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莫凌志;尹青;牛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永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352 | 分类号: | D06M13/352;D06M13/345;D06M15/263;D06M13/224;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佛山知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3 | 代理人: | 尧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织物 新型 杀虫剂 整理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驱蚊织物的新型杀虫剂整理液,创新的加入了新型杀虫剂溴虫腈,溴虫腈属于吡咯杀虫剂。溴虫腈主要用于白蚁防治和农作物各种害虫的防治,它通过靶向破坏昆虫线粒体中的氧化途径,从而破坏ATP产生来发挥作用,由于溴虫腈与现有的公共卫生杀虫剂之间没有交叉抗性,其新型的作用模式使其成为针对对多种药有抗性的疟疾病媒的合适候选杀虫剂,溴虫腈和顺式氯氰菊酯在蚊帐上的混合物已被证明对拟除虫菊酯抗性蚊子有刺激性驱避和强杀虫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杀虫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驱蚊织物的新型杀虫剂整理液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感染,疟原虫造成的疟疾是全球人类主要死因之一。世卫组织2018年出版的《世界疟疾报告》中显示:2017年,全世界估计有2.19亿疟疾病例,而2010年有2.39亿病例,2016年有2.17亿病例)。2017年大多数疟疾病例发生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2亿或92%),其次是世卫组织东南亚区域(5%)和世卫组织东地中海区域(2%)2010年至2017年期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从每1000危险人口72例下降到59例。尽管这一数字较同期减少了18%,但2017年,全球估计仍有43.5万人死于疟疾,相比之下,2016年估计有45.1万人死于疟疾,2010年估计有60.7万人死于疟疾。疟疾的防制是人类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疟疾的预防和控制中,防止蚊虫叮咬的个人防护措施是预防症疾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预防和控制疟疾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防蚊虫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就是对环境中的蚊子进行驱避或杀灭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简便,经济实惠,但是效果并不持久,需要经常使用。并且蚊香或杀虫气雾剂所释放出的烟雾或药剂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又不适合经常使用。第二种是杀虫剂处理的驱蚊织物,对经常与人体接触的纺织品进行加工整理,使之具有比较持久的防蚊虫效果。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技术工艺成熟,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防蚊虫效果,对人体无毒、无害。
防蚊蚊帐就是经过后加工整理的纺织品,而具有长时间使用功效的蚊帐称为长效防蚊蚊帐,目前被WHO广泛推荐的用于沙蝇和蚊子在夜间疾病的传播的方法有长效驱蚊蚊帐,杀虫剂处理的材料等。通过制备和使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来达到防治疾病传播,保护人身健康的目的。
目前,作为长效防蚊蚊帐的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化合物,单独使用该种杀虫剂,存在高毒性的缺点,并且随着这种有机合成的杀虫剂使用时间的增长,蚊蝇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高希武等,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4,15(2),105)。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99825)中公开了一种防蚊、杀蚊、杀菌织物整理液,配方中添加了增效剂,由驱蚊剂、杀蚊剂、杀菌剂、增效剂等组成的药液浸泡烘干后,得到的织物,有防蚊、杀蚊、杀菌功能,但是该种配方作为驱蚊整理液,持续药效时间仅为半年,存在持续药效时间较短的缺点。同时仅可进行适当的清洗和日晒。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664227A)中公开了一种驱杀蚊虫用的织物整理液,该配方包括杀虫剂和驱避剂,粘合剂,交联剂,经过该织物整理液整理的织物制品驱杀蚊虫能力强,耐水洗,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蚊虫会对该织物整理液中杀虫剂拟除虫菊酯产生抗药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2480970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人类和动物的杀虫网材料,由溴虫腈(chlorfenapyr)和一种或多种选自顺式氯氰菊酯(alpha-cypermethrin)、溴氰菊酯(deltamethrin)、氯菊酯(permethrin)和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的拟除虫菊酯类制成杀虫网材料。但是专利中没有介绍采用何种工艺,使杀虫剂均匀的分布在杀虫材料的各个位置。仅仅使用浸渍会使杀虫剂在杀虫材料分布不均,导致无法有效的杀虫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永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永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85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