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吸附制氧径向流吸附塔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8630.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易氧空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C01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吸附 径向 | ||
本发明属制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吸附制氧径向流吸附塔器,包括空气进气管法兰、氧气出气管法兰、蝶形封头、分流板、罐体、第一网板、第一内部支撑件、第二网板、第三网板、第二内部支撑件、第一加料口、第二加料口、内封头支撑件、第一吸附剂、第二吸附剂。本发明实现了吸附速率提升,减少变压吸附制氧运作周期时间,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制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吸附制氧径向流吸附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制氧方法有空气冷冻分离技术、膜法制氧技术和变压吸附技术。空气冷冻分离技术是指应用低温冷冻原理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氦气和稀有气体的过程。一般先将空气压缩,并冷至很低温度,或用膨胀方法使空气液化,再在精馏塔中进行分离。空气冷冻分离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制氧,流程复杂以及成本高。
膜法制氧技术是利用渗透的原理,即分子通过膜向化学式降低的方向运动,首先运动至膜的外表层上,并溶解于膜中,然后在膜的内部扩散至膜的内表层解吸,其推动力为膜两侧的该气体分压差,由于混合气体中不同组分的气体通过膜时的速度不同,从而达到气体分离及回收提纯气体的目的。膜法制氧技术对环境污染小,但是由于膜易损坏,导致在应用方面不够成熟。
变压吸附技术可在室温和不高的压力下工作,该技术所用设备简单,并连续循环操作,可完全达到自动化,但是所制备的氧气产品的速率较低。因此,克服变压吸附技术的速率低,以满足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工作效率高的一种变压吸附制氧径向流吸附塔器。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压吸附制氧径向流吸附塔器,包括空气进气管法兰、氧气出气管法兰、蝶形封头、分流板、罐体、第一网板、第一内部支撑件、第二网板、第三网板、第二内部支撑件、第一加料口、第二加料口、内封头支撑件、第一吸附剂、第二吸附剂;所述罐体的底部连接所述蝶形封头;所述罐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空气进气管法兰,所述罐体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分流板的顶部连接所述内封头支撑件;所述内封头支撑件连接所述氧气出气管法兰;所述内封头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网板,所述内封头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二网板,所述内封头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三网板;所述第二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网板和所述第三网板的中间;所述第一内部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内部支撑件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网板、所述第二网板、所述第三网板;所述第一吸附剂设置于所述第一网板和所述第二网板的中间;所述第二吸附剂设置于所述第二网板和所述第三网板的中间;所述第二内部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加料口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加料口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加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加料口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板是引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板的开孔率是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部支撑件是多点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部支撑件的数量是若干。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部支撑件和所述内封头支撑件的体积比例是4: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板距离所述第二网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二网板距离所述第三网板的尺寸的比例是1:5.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料口的数量是若干。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料口的数量是若干。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变压吸附制氧径向流吸附塔器的应用,该吸附塔器应用于制氧设备领域。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现了吸附速率提升,减少变压吸附制氧运作周期时间,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发明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易氧空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易氧空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8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