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读取的工业自动控制仪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9014.8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1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擎莘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读取 工业 自动控制 仪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读取的工业自动控制仪表,涉及工业自动控制仪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业自动控制仪表屏幕比较脆弱,在工业环境下长期使用后,屏幕容易受损变模糊,使用者再去读取数据时,比较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有三个,相邻两个所述连接轴之间均设置有限位轴,所述连接轴和限位轴交错分布,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均设置有隔板,所述连接轴与隔板和限位轴固定连接,所述隔板远离连接轴的一侧设置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底部设置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与外壳通过滑轨滑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控制仪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读取的工业自动控制仪表。
背景技术
工业自动化仪表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工艺参数进行检测、显示、记录或控制的仪表,又称工业仪表对工艺参数进行检测、显示、记录或控制的仪表,或工业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工艺生产过程的检测是了解和控制工业生产的基本手段,只有在任何时刻都能准确地了解工艺过程的全貌,并进行控制,才能保证生产过程顺利,并以高的生产率、小的消耗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但是,现有的工业自动控制仪表屏幕比较脆弱,在工业环境下长期使用后,屏幕容易受损变模糊,使用者再去读取数据时,比较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读取的工业自动控制仪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读取的工业自动控制仪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工业自动控制仪表屏幕比较脆弱,在工业环境下长期使用后,屏幕容易受损变模糊,使用者再去读取数据时,比较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读取的工业自动控制仪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有三个,相邻两个所述连接轴之间均设置有限位轴,所述连接轴和限位轴交错分布,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均设置有隔板,所述连接轴与隔板和限位轴固定连接,所述隔板远离连接轴的一侧设置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底部设置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与外壳通过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板与外壳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屏幕,且外壳与屏幕通过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按钮,且外壳与按钮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按钮与屏幕和直线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轴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外壳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滚轮,且连接块与滚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标签,且外壳与标签通过粘胶剂连接,所述外壳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格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工业自动控制仪表的上增加隔板用来保护屏幕不受损伤,在不需要读取数据时,多个隔板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闭合的状态,防止在工业环境下,屏幕被磨损和污染,影响工作人员正常读数,在需要读数时,按动工业自动控制仪表外壳一侧的按钮,屏幕接收到信号会亮起,直线电机接受信号后启动,直线电机带动动力轴运动,动力轴上连接的隔板被推动,隔板在推动过程中推叠加在一起,工作人员就可以看到隔板后的屏幕,可以对数据进行记录,读取完毕后再次按动按钮,屏幕熄灭,直线电机运转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隔板也都恢复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闭合,工作人员使用起来操作简单,即保护了屏幕不受损伤,又方便工作人员对数据去读取,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以控制屏幕熄灭节约用电保护环境;
2、本发明通过在外壳的表面添加散热格纹,增强了工业自动控制仪表散热性能,标签方便工作人员去提前了解此工业自动控制仪表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方法,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会更加的熟练,使用起来也会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擎莘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擎莘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9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