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口的接口模式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9430.8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7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02;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陈黎明;宋薇薇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口 接口 模式 更新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口的接口模式更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接入端口的接口模块的接口信息,并基于接口信息查找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读取端口当前使用的接口模式,并判断与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是否一致;以及若是端口当前使用的接口模式与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不一致,将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更新到端口的硬件表项中,并基于硬件表项中的接口模式对端口进行更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端口的接口模式更新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主动识别接口模块类型,实现了动态的为端口设置相适应的接口模式,无需人工配置干预,节省了人力,并且避免了遗忘配置或配置错误的风险,提高了网络的易维护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口的接口模式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数据通信设备出厂时都会有一份默认的初始配置,其中就包含了端口的接口模式,通常端口上默认的接口模式可以支持比较常用的接口模块(光模块/AOC线缆/DAC线缆)正常工作。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接口模块类型种类较多,往往超出了默认接口模式可以很好支持的范围。当使用的接口模块不在默认接口模式支持的列表里时,有时起初看似接口模块也能正常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端口状态异常的情况,比如端口up/down、丢包等现象。
排查这类问题时,最后定位的结果通常就是端口的接口模式对该接口模块支持不是很友好,更改端口的接口模式到该接口模块对应的接口模式后,问题即得到解决。因此通常情况下,端口上更换接口模块时,需要更新端口的接口模式,以便接口模块在该端口下可以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数据通信设备的端口上更换接口模块时一般都是采用手工配置的方式更改端口的接口模式。当有接口模块插入端口时,现有的技术需要维护人员手动更新端口的接口模式配置,存在遗忘或配置错误的可能,易留隐患,影响网络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端口的接口模式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通过主动识别接口模块类型,实现了动态的为端口设置相适应的接口模式,无需人工配置干预,节省了人力,并且避免了遗忘配置或配置错误的风险,提高了网络的易维护性和稳定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口的接口模式更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接入端口的接口模块的接口信息,并基于接口信息查找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读取端口当前使用的接口模式,并判断与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是否一致;以及若是端口当前使用的接口模式与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不一致,将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更新到端口的硬件表项中,并基于硬件表项中的接口模式对端口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接入端口的接口模块的接口信息包括:定时轮询若干端口的接入状态,并检测是否有接口模块接入事件;若是有接口模块接入事件,获取接口模块的接口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接口信息查找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包括:基于接口信息得到接口模块的模块类型,并通过模块类型-接口模式映射表查找对应的接口模式,即为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读取端口当前使用的接口模式包括:从端口的硬件表项中读取当前使用的接口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更新到端口的硬件表项中包括:判断端口所在硬件是否支持新的接口模式;若是端口所在硬件支持新的接口模式,将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下发到端口的硬件表项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硬件表项中的接口模式对端口进行更新包括:判断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是否成功更新到端口的硬件表项中;若是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块成功更新到端口的硬件表项中,基于硬件表项中的接口模式对端口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若是端口所在硬件不支持新的接口模式,发送告警并记录告警信息到系统日志中;若是接口模块的接口模式未成功更新到端口的硬件表项中,发送告警并记录告警信息到系统日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9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