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钢转炉低氧出钢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0878.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峰;陶群南;张洪彪;左小坦;陈钰德;赵立;王吾磊;杨伟勇;刘华;黄雁;张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1/02 | 分类号: | C21C1/02;C21C5/35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钢 转炉 低氧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钢转炉低氧出钢生产方法,通过对铁水各化学成分做了要求,便于控制出站的磷含量;进行铁水预脱磷:控制脱磷剂按27‑32kg/t量加入;喷粉速度控制42‑48kg/min;氧气枪位:1100‑1250mm;氧气流量:10‑15Nm3/min。出站时铁水P≤0.015%;转炉冶炼:采用纯脱磷铁水进行顶底复吹冶炼,冶炼中加入石灰、返矿、压球进行造渣,吹炼过程枪位:1600‑1800mm;氧气流量:26000‑28000Nm3/h;控制出钢成分:C≥0.15%、P≤0.015%,Ti≤0.0020%,T.O≤20ppm;出钢温度≥1620℃,最终降低钢水中氧的含量,减少大颗粒夹杂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钢转炉低氧出钢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即将到来,材料转型将向高精特方向发展,对钢水纯净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轴承钢来说,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轴承钢质量等级也会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目前国内生产轴承钢的钢厂已初具规模,例如兴澄、宝钢等,年产量达百万吨。但与国外钢厂相比,在产品质量等级上还有差距,主要在夹杂物控制水平方面,而夹杂物的含量直接与钢水中氧势有关。目前轴承钢生产一般采用双渣或多渣冶炼方法,此方法虽然对脱磷脱钛有利,但需凭岗位工经验,操作中存在不稳定性,若磷含量高会采用低枪位吹炼,这会使得终点碳含量低出钢温度高,出钢氧势必增加,对后续精炼处理、成品氧含量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如果稳定控制轴承钢转炉低氧出钢,对于轴承钢夹杂物控制,提高轴承钢产品质量等级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钢转炉低氧出钢生产方法,通过对铁水各化学成分做了要求,便于控制出站的磷含量;另外,设计的铁水预脱磷技术,有利于后续转炉留碳出钢,降低钢水中氧的含量。本发明提供的轴承钢转炉低氧出钢生产方法,可使轴承钢转炉出钢氧含量维持较低水平。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轴承钢转炉低氧出钢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铁水预脱磷:氧气枪位:1100-1250mm;氧气流量:10-15Nm3/min;
2)转炉冶炼:采用顶底复吹冶炼,控制出钢成分:C≥0.15%、P≤0.015%,Ti≤0.0020%,T.O≤20ppm。
进一步的,步骤1)中,对铁水成分和温度要求:Si≤0.25%、P≤0.070%、S≤0.020%、Ti≤0.035%、As≤0.030%、Pb≤0.001%、Sn≤0.030%、Sb≤0.004%、As+Sn+Sb≤0.070%;温度≥1250℃。
进一步的,步骤1)中,进站对铁水进行扒渣处理,随后脱磷剂按27-32kg/t量加入;喷粉速度控制42-48kg/min;
进一步的,步骤1)中,出站时铁水P≤0.015%。
进一步的,步骤2)中冶炼中加入石灰、返矿和压渣球进行造渣,石灰加入量19-23kg/t钢,返矿加入量17-19kg/t钢,压渣球加入量23-26kg/t钢;
进一步的,步骤2)中,吹炼过程枪位:1600-1800mm;氧气流量:26000-28000Nm3/h。
步骤2)中,出钢温度≥1620℃。
本发明通过设计的铁水预脱磷工艺,降低铁水中磷和钛,提高转炉出钢留碳量,从而降低出钢过程氧含量,提高钢水纯净度、减少大颗粒夹杂物;进而提升企业品牌效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轴承钢转炉低氧出钢生产方法,采用铁水预脱磷、纯铁水转炉吹炼的高效、低成本、节能的工艺路线生产,通过完善生产流程并对关键工序进行优化研究与控制,降低转炉出钢的氧含量,提高轴承钢产品质量。依据本申请生产方法生产的转炉出钢钢水全氧含量T.O≤2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0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测量基坑施工参数的基坑支护结构
- 下一篇:电压自适应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