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斜切法嫁接茶树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510913.X 申请日: 2020-12-18
公开(公告)号: CN112352564A 公开(公告)日: 2021-02-12
发明(设计)人: 汤守章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旭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30 分类号: A01G2/30;A01G17/00
代理公司: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代理人: 高涛
地址: 442300 湖北省***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采用 斜切 嫁接 茶树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采用斜切法嫁接茶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砧木挑选,选择高品质的茶籽育苗移栽的群体种茶树作砧木,每株茶树根据需要留几个干枝作砧木,在茶树根部与地面相距10cm-20cm处用电动手锯锯除上部枝条,锯口要平滑,切忌撕裂韧皮部;

S2:砧木的处理,在砧木的接穗口用嫁接刀削平滑,然后选择外缘较光滑、易操作的一侧纵向下削一个长达2~3cm的平直削面,深度以削去少许木质部,再用嫁接刀将切开的少带木质部皮层切去2/3待用;

S3:接穗挑选,选择选择母树上二年生以上,呈红棕色半木质化的成熟枝条,要求枝条粗壮、腋芽饱满、无病虫害,选择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的不定芽或休眠芽,每个接穗保留1个节间和1个腋芽,接穗长度控制在10-15cm范围内;

S3:接穗封蜡处理,采用石蜡:蜂蜡为10:0.5~1的比例配制成蜡封液,将蜡封液温度控制在60-70℃,对接穗进行封蜡;

S4:接穗的处理,取封过蜡的短接穗,选择较光滑、平直无芽的一侧,从上沿下削一平滑斜切面,长度与砧木切面相一致或稍长,再在削面背部端点削长0.5cm左右反小削面;

S5:嫁接处理,将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接穗薄面朝内,厚面朝外,把削好的接穗沿切口一侧插入;

S6:包扎接穗和接口:用宽3㎝的塑料带把砧木切口及接穗除芽眼外的部位包严实,完成嫁接;

S7:嫁接后管理,嫁接结束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茶树逐步萌动或萌发,从砧木基部或接口以下常发生大量萌芽,必须及时、反复多次地进行抹除,以保证接穗快速愈合而萌发,提高成活率,在抹芽过程中,遇到嫁接未成活株,要选留2~3个萌发砧芽以备来年补接,当接穗与砧木充分愈合而萌发新枝高达15~20cm时进行划膜和解膜处理,其中要持续进行中耕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斜切法嫁接茶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方法中的嫁接茶树的时间一般掌握在每年的1月中下旬~2月初,即小寒至立春期间进行,这段时间有助于嫁接茶树的正常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斜切法嫁接茶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的病虫害防治的处理,接成活后的茶株一般很少发病,即使有发生,也应因病情对症施药防治;这一期间防治的重点应在于预防或控制虫害的发生、变化;防治措施应遵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农业方针,并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采取扦插黄板70块、蓝板30块/667㎡;或2 000~3333.33h㎡ 安装一盏杀虫灯等,必要时采取化学药剂防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斜切法嫁接茶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包扎接穗和接口过程中需要十分注意的是,将削好的接穗长削面快速对贴于砧木切面上,使之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高度相吻合;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薄膜条从吻合部的低端,按顺时针的方向从下而上缠绕直至包裹砧木锯口密封扎紧即可;若遇砧木水分上流严重时,应在嫁接口下端采取1~2个长3~4cm的引流斜锯口或在绑扎薄膜条时下端接穗口用牙签作引流口,以防水分上流淹泡吻合部,影响愈合不能成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斜切法嫁接茶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嫁接后管理的划膜和解膜的过程中选择在无接穗的一侧,用嫁接刀由上锯口向下纵划一刀,深度以划断扎膜而不伤及砧木皮层,并撤出所有包扎的用膜作集中处理,划膜、解膜要视接穗苗生长情况而定,划膜、解膜过早,不利于接穗与砧木的愈合生长;划膜、解膜过迟,又限制接穗基杆部的生长,容易形成“细腰葫芦”状,若遇强风会使整枝接穗沿基杆部折断,导致嫁接失败;因此,解膜是嫁接改造能否获得成功的最后关键一环;扎膜的全部撤出,意味着嫁接改造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斜切法嫁接茶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嫁接方法之后,对于嫁接成活的成长枝条,撤接膜时,若要留作下年发展用枝条,可全园进行一次主杆枝打顶采后任其生长;若不作用种枝条,采取常规管理,该采则采,茶季结束,进行一次打顶轻修剪,保留外缘侧枝;第二年再进行查苗补接,直至茶园不存在缺株断行而有原品种混杂其中现象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旭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旭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09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