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病毒杆菌消杀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1048.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春江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5 | 代理人: | 曹洁 |
地址: | 10016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病毒 杆菌 设备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病毒杆菌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出风口(3)、螺旋风道装置(5)、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7)、倒锥形风道(8)和夹持装置(9);
夹持装置(9)安装在螺旋风道装置(5)的底部,用于将消杀设备夹持到空调边框(101)上,且使螺旋风道装置(5)的第一入风口(51)与空调的出风口对准;
螺旋风道装置(5)位于进风口(2)的上方,包括第一入风口(51)和第一出风口(52),第一入风口(51)连接位于螺旋风道装置(5)的下底面上,第一出风口(52)连接位于螺旋风道装置(5)的上底面中心处,用于将从第一入风口(51)流入的空气,经在螺旋形风道内进行光触媒作用的杀菌后,再从第一出风口(52)流出;
倒锥形风道(8)位于螺旋风道装置(5)的上方,倒锥形风道(8)的入风口与螺旋风道装置(5)的第一出风口(52)连接,倒锥形风道(8)的出风口与消杀设备的出风口(3)连接,倒锥形风道(8)的入风口尺寸小于出风口尺寸;
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7)安装在倒锥形风道(8)的侧壁上,用于输出纳米水离子至倒锥形风道(8)内,并随从倒锥形风道(8)的入风口至出风口流动的空气流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9)包括固定座(91)、伸缩杆(92)和夹持钩(93);
固定座(9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螺纹孔(911),通过螺纹孔(911)与螺旋风道装置(5)的底部连接;
伸缩杆(92)分别安装在固定座(91)的左右两边,伸缩杆(92)的一端与固定座(91)连接,另一端与夹持钩(93)连接,用于提供夹持预紧力;
夹持钩(93)用于将消杀设备安装到空调的出风口时,与空调边框(101)匹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入风口(51)包括可调百叶,可调百叶安装在第一入风口(51)的通风面上,可调百叶能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绕轴转动,以调节可调百叶的页面平面与气流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螺旋风道装置(5)还包括螺旋风道(53)、第二出风口(54)、触媒层(55)、光反面(56)和发光二极管(57);
螺旋风道(53)的管道横截面为方形,管道由外向内螺旋形布置形成壳体为长方体形的螺旋风道(53);
发光二极管(57)均布于螺旋风道装置(5)的壳体上顶面的内壁上,用于照射出紫外线光;
触媒层(55)位于发光二极管(57)下方一段距离处,呈圆盘形;
第二出风口(54)包括位于螺旋风道装置(5)壳体内部的管道,其管壁包括从螺旋风道装置(5)的壳体上顶面的内壁至触媒层(55)上表面的第一部分、触媒层(55)内部的第二部分和从触媒层(55)内部任一处至触媒层(55)下底面的螺旋风道(53)的中部出风口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管壁横截面为方形,第一部分管壁为光反面(56),呈外凸的弧形,用于使光被光反面(56)呈发散的反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57)用于照射具有400nm以下波长的紫外线A光或紫外线C光,或者用于照射具有400nm以下波长的紫外线A光和紫外线C光。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触媒层(55)中包含的触媒为以10nm-60nm的大小粒子化的氧化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刘明;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10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景观瀑布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用型病毒杆菌消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