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及其制得的薄型刺绒布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1540.8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均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5/56;D04B1/00;D04B27/00;D06C11/00;D06C13/00;D06B3/10;D06B15/00;D06B19/00;D04H18/02;D06M13/188;D06M15/64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型刺 绒布 生产 方法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及其制得的薄型刺绒布,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煮布、脱水、柔软、一次烘干、缝头、针刺成绒层、二次烘干及剪毛工序;煮布用的煮布溶液中均匀分散有冰醋酸,煮布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96℃,20~60min;柔软用的柔软溶液含坯布重量的1.5~6%的氨基硅油及含坯布重量的1.5~3%的抗静电剂;针刺成绒层的方法为,沿垂直于布面的方向以800~1150次/min针刺坯布,车速2~5米/min,通过针刺坯布使纤维散开进而相互交错于布面形成绒层,纤维均具有一定弹性。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刺断纤维,优化触感和弹性,还能阻止细菌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及其制得 的薄型刺绒布。
背景技术
绒类面料手感柔软,舒适保暖,是秋冬季面料主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 面料表面绒毛植入方法有多种,例如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1420480982.4) 公开了一种羊毛绒复合结构,绒毛层织制于涤纶层,通过将绒毛线穿过纬线并 经割绒形成羊毛绒,这种方法形成的绒毛为U字型,但这种方法形成的绒毛容 易起球,且对面料弹性没有增强作用。再如通过拉毛机拉毛起绒,其拉毛需经 过拉梳剪三道工序才能完成起绒效果,能耗高,投入大,且存在一定的原料损 耗。目前针刺起绒用于面料起绒崭露头角,如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 201911051396.1)公开的一种针刺起绒层料及其针刺工艺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 坯布纺织、染色、还原清洗、上揉处理、烘干定型、针刺处理及二次定型,针 刺处理中通过粗型号刺针刺出绒毛,再经过细型号刺针修正绒毛效果及布面平 整度,但该工艺对纤维强度要求较高,否则会将纤维丝刺断,易起球且不利于 改善布料弹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型刺绒布的生产方法, 包括将坯布依次进行煮布、脱水、柔软、一次烘干、缝头、针刺成绒层、二次 烘干及剪毛工序处理;其中
煮布的方法为,将坯布浸入煮布溶液中,于60~96℃的温度下煮20~60min,, 煮布溶液中均匀分散有冰醋酸;
柔软方法为,将脱水后的坯布浸渍于柔软溶液中,浸渍结束后捞出坯布, 柔软溶液中均匀分散有氨基硅油及抗静电剂,其中抗静电剂的含量为所浸渍坯 布重量的1.5~3%,氨基硅油的含量为所浸渍坯布重量的1.5~6%;
一次烘干方法为,将柔软处理后的坯布于烘箱中烘烤,烘箱温度设置为 135~185℃,在烘箱内的停留时间为50秒~150秒,更进一步优选为60秒~120 秒,保证烘干的前提下减少柔软剂的挥发;
针刺成绒层的方法为,沿垂直于布面的方向针刺坯布,并控制针刺频率为 800~1150次/min,车速为2~5米/min(更进一步优选2.5~4.5米/min),通过针 刺坯布使纤维散开进而相互交错于布面形成绒层,所述纤维均具有一定弹性;
二次烘干方法为,控制烘箱温度为135~185℃,坯布的车速为15~35米/min;
剪毛处理方法为,将凸出绒层的纤维修剪至接近绒层高度。
进一步的,脱水处理后坯布含水率为20~35%。
进一步的,柔软工序中,坯布在柔软液中的浸渍时间为30秒~60秒,柔软 处理后利用轧车控制轧液率(轧液率可以为70%±5%),再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坯布为针织布或毛纺机织布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还包括蒸呢工序,用于根据需要将经剪毛处理后的坯布进行蒸 呢处理,以保证所制得的薄型刺绒布的平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均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均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1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化硅晶体生长装置及其生长方法、碳化硅晶锭
- 下一篇:一种印刷纸张用分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