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光发射的有机-无机复合磷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1904.2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蔡沐之;李登豪;叶仁广;华有杰;黄飞飞;田颖;张军杰;徐时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4/00 | 分类号: | C03C14/00;C03C4/12;C03B19/06;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射 有机 无机 复合 磷酸盐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光发射的有机‑无机复合磷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无机复合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磷酸盐玻璃,且控制有机磷小分子发光材料的降解温度Tsubgt;d/subgt;与所述磷酸盐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Tsubgt;g/subgt;的差值Tsubgt;g/subgt;‑Tsubgt;d/subgt;≤10℃,能够保证有机磷小分子在玻璃固液相转变的时候进入玻璃网络结构同时其本身结构不被破坏,从而保证制备的有机‑无机复合发光磷酸盐玻璃具有发光亮度强、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方便快捷、绿色无污染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无机复合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光发射的有机-无机复合磷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趋多样化,单一的材料难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极富生命力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有机-无机复合发光玻璃在照明、光伏和显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有机-无机发光玻璃主要通过溶胶-凝胶法来实现,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分散度可以达到纳米或分子水平,但是该合成方法及其所制备的材料结构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很不成熟,材料体系受限,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各种问题,开发出的材料种类也有限。
另外,溶胶-凝胶法通常采用多种前驱体水解反应,致使无机离子发生团聚,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且水解易产生有毒物质的排放,不利于绿色生产。而且,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发光玻璃通常是先制备气凝胶,再经高温热处理最终形成玻璃,然而有机-无机复合气凝胶中存在有机发光物质,其热处理过程的温度较低,不足以使气凝胶完全转变成玻璃,而气凝胶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比玻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光发射的有机-无机复合磷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制备的蓝光发射的有机-无机复合磷酸盐玻璃具有发光亮度强、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光发射的有机-无机复合磷酸盐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Li2SO4、Li2O和P2O5混合,烧结后,得到磷酸盐玻璃;
将所述磷酸盐玻璃依次进行破碎和研磨,得到磷酸盐玻璃粉;
将所述磷酸盐玻璃粉、有机磷小分子发光材料和溶剂进行球磨混合,将所得混合物料干燥后,将所得混合粉料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蓝光发射的有机-无机复合磷酸盐玻璃;
所述有机磷小分子发光材料的降解温度Td与所述磷酸盐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Tg的差值Tg-Td≤10℃。
优选的,所述Li2SO4、Li2O和P2O5的摩尔比为(20~30):(35~45):35。
优选的,所述磷酸盐玻璃粉的粒径≤100μm。
优选的,所述有机磷小分子发光材料的降解温度Td≥300℃。
优选的,所述有机磷小分子发光材料包括
优选的,所述球磨混合的时间为24~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1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