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客车复合型智能绝缘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2168.2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帅;张辉;曲力强;廉政武;张涛;张宝华;张雷;顾铭;付宇鹏;车星;王頔;乔磊;仙伟;赵国庆;张家铭;丁建生;于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恒达交通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5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智慧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客车 复合型 智能 绝缘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客车复合型智能绝缘检测仪,所述绝缘检测仪包括MCU、存储单元、伺服单元、高压发生单元、高压切换阵列、高压采集调理单元、漏电流四端网络、漏电流采集调理单元、无线数传单元、充电与有线通信接口、充电控制与变换单元、人机交互触控屏和实时时钟单元。本发明的铁路客车复合型智能绝缘检测仪是根据铁路检修部门日常检修工作需求研制的绝缘检测设备,具备高精度绝缘测量、湿度测量、移动网络及WIFI无线上传等功能,同时搭配配套的数据终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故障预警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检测仪,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客车复合型智能绝缘检测仪。
背景技术
复合型智能绝缘检测仪是用于测量列车供电干线绝缘和供电在线绝缘的设备,其通过智能电子技术代替了目前人工手动操作。
当前,列车供电干线绝缘测试方法是通过人工操控摇表,分别测量不同线对之间的绝缘电阻值,然后在测量当前相对湿度,通过湿度查出对应的合格标准值,在与测量的绝缘电阻比较,从而得到是否合格的结论。
供电在线绝缘目前是通过不同功率的试灯连接到需要测试的线路上,然后观察试灯的状态,区分出灭、暗亮、亮的状态,从而得出是否合格。
从上面当前测试方法可以看出,目前的方式不但效率低(针对不同的线对需要变更连接并重复操作),还存在人员素质和责任心以及意外情况(比如记录出错等)等不利因素,不但影响检测的意义,严重时还会因为测量错误而对运营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铁路列车用电设备绝缘标准的要求,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铁路客车复合型智能绝缘检测仪,以替代目前的人工手动测试,提高旅客列车运维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铁路客车复合型智能绝缘检测仪,包括MCU、存储单元、伺服单元、高压发生单元、高压切换阵列、高压采集调理单元、漏电流四端网络、漏电流采集调理单元、无线数传单元、充电与有线通信接口、充电控制与变换单元、人机交互触控屏和实时时钟单元,其中:
所述MCU是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控制高压发生单元产生高压、并通过高压切换阵列、高压采集调理单元、漏电流四端网络、漏电流采集调理单元输出给被测线缆,测试结果一方面通过无线数传单元上传到上位机,另一方面保存到存储单元;
所述MCU通过控制充电与有线通信接口实现蓄电池充电,通过充电控制与变换单元实现电路内不同电压的供电需求;
所述MCU通过已知不同四端网络参数与采集到的电压电流值,反算出被测对象的阻抗数值;
所述人机交互触控屏与主MCU连接,实现功能控制和结果查;
所述实时时钟单元与主MCU连接,用于将时间传递到MCU并结合测试结果保存到存储单元,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
所述存储单元与MCU连接,主要用于存储被测数据,设置信息等内容;
所述伺服单元与MCU连接,用于辅助MCU控制其他各单元工作,包括自检逻辑处理、标定处理、时钟逻辑处理、充电处理、无线通信辅助处理以及各种参数处理;
所述高压发生单元与MCU连接用于产生高压,并与高压切换阵列连接,MCU控制高压切换阵列实现每个输出线缆的高压输出;
所述高压采集调理单元与MCU连接用于对测试对象的负载进行分层次匹配,通过调节匹配阻容参数与被测对象形成不同等效阻抗的四端输入网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铁路客车复合型智能绝缘检测仪是根据铁路检修部门日常检修工作需求研制的绝缘检测设备,具备高精度绝缘测量、湿度测量、移动网络及WIFI无线上传等功能,同时搭配配套的数据终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故障预警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恒达交通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恒达交通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2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三维打印的假体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存储密度的智能格子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