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纺织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2411.0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6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桃凤;刘开金;张连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桃凤 |
主分类号: | D06M13/256 | 分类号: | D06M13/256;D06M13/342;D06M15/643;D06M11/83;D06M13/00;D06M13/148;D06M15/53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赵晨宇 |
地址: | 364208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纺织 助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菌纺织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纺织助剂技术领域。该抗菌纺织助剂包括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60~8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0~7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铵40~50份、聚甲基硅树脂10~20份、苯亚磺酸锌10~30份、交联剂15~20份、柔软剂14~22份、抗菌剂40~60份、pH调节剂8~10份、去离子水100~120份和乙醇20~30份,抗菌剂包括纳米银活性炭、纳米银沸石和天然抗菌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添加特定配比的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以及复合抗菌剂等,使得此抗菌纺织助剂具有较好的抗菌功能,能抑制纺织助剂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的病菌污染,提升纺织助剂的质量和纺织品的质量,降低经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助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菌纺织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助剂是纺织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的化学品。纺织助剂对提高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纺织助剂对提升纺织工业的整体水平以及在纺织产业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全世界纺织助剂有近100个门类,生产近1.6万个品种,年产量约410万吨。其中欧美纺织助剂品种48个门类,8000多个品种;日本有5500个品种。它不仅能赋予纺织品各种特殊功能和风格,如棉麻织物经动物性蛋白氨基酸处理,可使织物具有抗皱性、伸缩性、蓬松性和形状记忆性等优良特性。经改性加工的纤维素纤维及其织物,在助剂处理后,除了赋予织物抗皱性外,还能增加柔软性.增大保温性和吸湿性。总之,通过功能性助剂处理焉,可赋予织物抗菌、防腐、防水防污、阻燃、防缩、抗皱、防紫外线等功能,并大大提高产品品质使纺织印染产品更为柔软、光洁、鲜艳、增白、透气、透湿、清除静电等。
由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抗菌类纺织助剂还比较少,在这一块还较为空白,而纺织行业中对于抗菌类助剂的需求又是较为迫切的,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助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纺织助剂,此抗菌纺织助剂具有较好的抗菌功能,能抑制纺织助剂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的病菌污染,提升纺织助剂的质量和纺织品的质量,降低经济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述抗菌纺织助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抗菌纺织助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60~8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0~7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铵40~50份、聚甲基硅树脂10~20份、苯亚磺酸锌10~30份、交联剂15~20份、柔软剂14~22份、抗菌剂40~60份、pH调节剂8~10份、去离子水100~120份和乙醇20~30份,所述抗菌剂包括纳米银活性炭、纳米银沸石和天然抗菌剂。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前述的抗菌纺织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确称取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60~8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0~7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铵40~50份、聚甲基硅树脂10~20份、苯亚磺酸锌10~30份、交联剂15~20份、柔软剂14~22份、抗菌剂40~60份、pH调节剂8~10份、去离子水100~120份和乙醇20~30份,抗菌剂包括纳米银活性炭、纳米银沸石和天然抗菌剂;将纳米银活性炭和纳米银沸石加入球磨机中,球磨4~5h,得到混合物一;向混合物一中加入溶于乙醇,在1500~3000rpm条件下,搅拌1~2h,得到混合液一;将混合物一、去离子水、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铵、聚甲基硅树脂、交联剂和柔软剂加入反应釜中,于40~50℃乳化2~2.5h,得到混合物二;再向混合物二中加入pH调节剂和天然抗菌剂,高速剪切混合后得到所述抗菌纺织助剂。
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桃凤,未经刘桃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2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共享饮水机
- 下一篇:一种连续轴向冲击破岩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