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波导的夜视装置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2774.4 | 申请日: | 202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章国宁;姜志新;邢希达;孙长友;赵俊霞;李丽伟;张泽平;杨倩;张燕莉;马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北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3/12 | 分类号: | G02B23/12;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崔建章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波导 装置 使用方法 | ||
一种基于光波导的夜视装置和使用方法,包含有用于弱光成像的光电系统、用于集成光电系统的部件成一体的镜壳(40)、用于对光电系统进行供电的后挂式电源(90),通过镜壳(40),实现了对光电系统的部件整体安装,通过光电系统,实现了对夜视处理,通过后挂式电源(90),实现了对光电系统的随身供电,增加了操作人员的随身携带,因此提高了使用人员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夜视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光波导的夜视装置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夜视装置是利用夜间自然弱光或低照度下场景反射的辐射,通过光电、电光转换用增强措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宇航、遥感、天文观察、水质勘探、核物理、医学、生态学、公安司法等,以用军事侦察、瞄准、探测、识别、跟踪、制导等,因此夜视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光学仪器,在现有的夜视装置中,采用夜视仪+头戴显示器+护目镜+信息处理平台的组合模式,头戴式夜视装备模块组合复杂、种类繁多、人机工程差,严重制约了使用人员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光波导的夜视装置,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光波导的夜视装置使用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光波导的夜视装置和使用方法,因此提高了使用人员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光波导的夜视装置,包含有用于弱光成像的光电系统、用于集成光电系统的部件成一体的镜壳、用于对光电系统进行供电的后挂式电源。
由于设计了光电系统、镜壳和后挂式电源,通过镜壳,实现了对光电系统的部件整体安装,通过光电系统,实现了对夜视处理,通过后挂式电源,实现了对光电系统的随身供电,增加了操作人员的随身携带,因此提高了使用人员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随身携带性能的方式把光电系统、镜壳和后挂式电源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光电系统设置为包含有低照度固体探测模块、显示模块和电路处理模块。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镜壳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眼部防护镜片。
本发明设计了,在镜壳上分别设置有低照度固体探测模块、电路处理模块和眼部防护镜片,在低照度固体探测模块上设置有显示模块并且在显示模块和电路处理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后挂式电源。
本发明设计了,镜壳设置为包含有筒部、第一曲壳部和第二曲壳部并且筒部的侧面其中一个端部设置为与第一曲壳部的内端头联接,筒部的侧面其中另一个端部设置为与第二曲壳部的内端头联接并且第一曲壳部的下端端面部和第二曲壳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眼部防护镜片联接,在第一曲壳部的外端头上设置有编码器接口体和挂钩部并且在第二曲壳部的外端头上设置有电源线接口体和挂钩部,在第一曲壳部的前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照明窗口体和光感窗口体并且筒部设置为与低照度固体探测模块联接,第一曲壳部和第二曲壳部分别设置为与电路处理模块容纳式联接并且筒部设置为圆形管状体,第一曲壳部和第二曲壳部分别设置为弧形盒状体并且编码器接口体、电源线接口体、照明窗口体和光感窗口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挂钩部设置为具有通孔的耳座。
本发明设计了,低照度固体探测模块设置为MCCD探测器、微光物镜 和物镜连接座并且微光物镜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物镜连接座的其中一个端面部联接,物镜连接座的其中另一个端面部设置为与MCCD探测器的前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微光物镜 和物镜连接座分别设置为与镜壳贯串式联接,MCCD探测器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显示模块相对应分布,MCCD探测器设置为1英寸的MCCD探测器和物镜连接座设置为圆形筒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北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北方光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2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