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改沥青改性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3434.3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辉宇;计伟帅;陈柯;姜健锋;吴恩泽;刘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8L91/00 | 分类号: | C08L91/00;C08L1/02;C08L1/28;C08L97/02;C08L67/00;C08L23/12;C08L33/20;C08K3/22;C08L63/00;C08L9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改性 | ||
FRP温改沥青改性剂,属于沥青再生改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沥青的常温拌和、再生的改性剂。它可作为常温沥青再生改性剂用于沥青拌和,降低施工温度、提高施工的整体工作效率,无挥发性气体、不易燃,减少燃料使用以及有害气体排放,环保安全;可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其成分包括橡胶油、纤维素、氢氧化钙、辅加剂。本发明适用于沥青拌和,对沥青起改性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改沥青改性剂。
背景技术
目前,资源有限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共识。为了保护生存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开始鼓励对资源的再利用,以限制资源的浪费,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危机。而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旧有路面不断翻新、扩建,产生的可再生沥青混合料数量巨大,可以说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再生技术是控制道路工程中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最大的环节。
至今为止,我国公路每年至少有200万吨的沥青混合料产出,且逐年增加,如果可以进行利用,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且还能减轻资源的浪费,并合理地解决了废料处理问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此外,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热拌热铺材料,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还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和粉尘,影响周围的环境质量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研究一种能够降低拌和温度、高粘、可再生的沥青改性剂,进而降低沥青路面铺筑的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沥青混合料拌和或使用时消耗能源较多,且影响环境质量和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等问题,提供一种温改沥青改性剂,以FRP橡胶油为主要原料,混和纤维素等制成的混合物,常温密闭储存时为粘稠状液体混合物,提高沥青混合料利用率,降低施工温度,提升沥青的路用性能,节约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改沥青改性剂,所述改性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60~120份FRP橡胶油、2~10份纤维素、1~7份氢氧化钙、2~4份辅加剂。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以FRP橡胶油为主要材料、加入纤维素、氢氧化钙并辅以一定辅加剂进行改性;通过FRP橡胶油中芳香族、环烷族、胶质等相关功能成分与纤维素、氢氧化钙的相互作用,对沥青进行温改,可作为温改沥青改性剂用于沥青拌和,可以将拌和温度降低50℃左右;通过FRP橡胶油与再生用沥青混合料进行混合,其中的环烷族和芳香族与混合料中已经开始硬脆的沥青进行反应,使其恢复柔软性,而通过纤维素与氢氧化钙可以很好的改善旧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变异性,调整矿料性质,改善级配,从整体上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适用于各等级公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
本发明通过对FRP橡胶油进行改性后,与沥青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熔融或分散在沥青中以改变再生沥青结合料的施工和易性,使沥青及其混合料在常温下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进而将拌和温度降低50℃,而且使用的纤维素、氢氧化钙及辅加剂,在与沥青混合料接触后粘附、稳定,形成一定强度,进而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记载的是一种温改沥青改性剂,所述改性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60~120份FRP橡胶油、2~10份纤维素、1~7份氢氧化钙、2~4份辅加剂。FRP橡胶油为石油等原材中提炼出来的含有环烷族、芳香族等成分的油状混合物。氢氧化钙为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是一种微溶于水之白色固体。
具体实施方式二: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温改沥青改性剂,所述改性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70份FRP橡胶油、10份纤维素、5份氢氧化钙、4份辅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未经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3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