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砻谷机专用双联伺服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3936.6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7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廖魁;卢瑞玉;陈五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事科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7/00;H02K7/10;H02K5/16;H02K11/21;H02K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11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砻谷机 专用 伺服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砻谷机专用双联伺服电机,包括第一伺服驱动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一胶辊以及第二胶辊,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胶辊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皮带与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胶辊上。本发明的一种砻谷机专用双联伺服电机,通过双电机直接控制胶辊,可取消齿轮减速箱的使用,使砻谷机结构更加简单,方便设备的装配与维护,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砻谷机专用双联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砻谷机是一种重要的稻谷加工设备,其加工原理是将两个胶辊置于同一水平面或有高度差,其中一个辊的位置固定,另一个辊可以移动,通过移动辊进行调节两辊之间的轧距,工作时,两个胶辊的转动方向相反、转速不同,由两辊之间产生的表面线速差和挤压力对稻谷产生搓撕作用,而达到脱壳的目的。
在目前国内砻谷机胶辊结构中,大多采用单电机驱动齿轮减速箱,齿轮变速箱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皮带传动联接到两个胶辊上,实现两辊转动和转速差,它的传动结构为:电动机→齿轮减速箱→皮带→胶辊。由于齿轮减速箱的结构原因,两胶辊保持的转速差调节范围有限,且只能有级调节,自动化程度低,在砻谷机的实际工作中,因为胶辊磨损较大,造成两辊间隙随着磨损量增加、表面线速差变化,影响砻谷脱壳效果,且两辊的磨损程度不一致,快辊磨损快,慢辊磨损慢。为降低生产损耗成本,通常在使用一定程度后需要停机进行人工拆卸把两辊对调,从而使两辊使用寿命相同,但另外又会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砻谷机专用双联伺服电机,通过双电机直接驱动两根胶辊,更好的控制两胶辊转速,保持稳定的表面线速,使砻谷机达到理想的脱壳率和加工质量。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砻谷机专用双联伺服电机,包括第一伺服驱动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一胶辊以及第二胶辊,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二胶辊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皮带与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一胶辊上;
所述的第一伺服驱动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包括轴承外盖、第一端盖、第一轴承、轴承内盖、转子、接线盒、机壳、定子、第二轴承、第二端盖、风叶、风罩和网片,所述转子适配安装在定子内并一起安装在机壳内,所述转子的一端依次套接有轴承内盖、第一轴承和轴承外盖,所述轴承内盖、第一轴承和轴承外盖均嵌入在第一端盖内,所述第一端盖与机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嵌入在第二端盖的一侧,所述第二端盖与机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盖的另一侧依次连接有风叶、风罩和网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外侧通过外壳体包裹固定,底部设有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上均安装有同轴光电编码器。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包括机壳本体,所述机壳本体的中心设有中心孔,所述机壳本体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三散热片、加强筋和平台,所述平台设在机壳本体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本体采用铝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片安装在机壳本体的四个角处,且等距纵向分布,每个角处设有2-4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水平面呈45°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平台的两侧,且等距纵向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事科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事科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3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