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解铜生产工艺的电解液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5442.1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森;刘立瑞;盘鸿;李伟东;蔡文;李启富;李恩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载志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7/06;C25C1/12;B01F27/112;B01F35/221;B01J19/0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36199***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解铜 生产工艺 电解液 净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解铜生产工艺的电解液净化方法,所述电解液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蒸发浓缩;2)冷却结晶;3)离心分离;4)电积脱铜脱砷;5)加热浓缩;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外管轴(1)、内轴(2)、第一搅拌转轮(3)、第二搅拌转轮(4)、电机(5)、传动组件(6)、第一辅助桨叶(7)、第二辅助桨叶(8),其特征在于:第一搅拌转轮与第二搅拌转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一搅拌转轮包括多个第一主桨叶,第二搅拌转轮包括多个第二主桨叶,第一主桨叶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辅助桨叶,第二主桨叶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辅助桨叶。其通过搅拌装置的设计,能够提高反应设备的混合液容腔内上下部的搅拌均匀性,上下部实时搅拌控制效果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铜生产工艺、电解液净化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解铜生产工艺的电解液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液净化工艺:电解铜生产工艺中随着电解的进行,阳极中铜不断被溶解的同时其它杂质也被溶解,铜在阴极析出,而Ni2+、Zn2+、As3+、Sb2+等杂质在溶液中会不断聚集和增加,杂质超过一定极限,会影响电解铜的质量。因此,当电解液中杂质升到一定程度时,需定期抽出一定量的电解液进入净液工序,以降低电解液中杂质的含量。
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解液净化工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蒸发浓缩;2)冷却结晶;3)离心分离;4)电积脱铜脱砷;5)加热浓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解铜生产工艺的电解液净化方法,其通过搅拌装置的设计,第一搅拌转轮与第二搅拌转轮的旋转方向相反,辅助桨叶与主桨叶垂直设置,辅助桨叶的远离主桨叶的一端设有倾斜边,使上下部液体产生对流,主桨叶两侧产生紊流,能够提高反应设备(反应釜/反应器)的混合液容腔内上下部的搅拌均匀性,其能够提高化工反应设备的混合液容腔内上下部的搅拌均匀性,上下部实时搅拌控制效果优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电解铜生产工艺的电解液净化方法,所述电解液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蒸发浓缩:含杂质的电解液首先采用蒸汽加热进行蒸发浓缩,蒸发的水分冷凝后返回电解工序;
(2)冷却结晶:溶液中Cu2+浓度达到100~120g/L时,将溶液抽入带夹套的反应釜中采用搅拌装置搅拌并结晶出硫酸铜;
(3)离心分离:硫酸铜经离心机脱水后包装,返回铜电解系统/工艺作铜离子补充;结晶母液进入不溶阳极电积铜系统/工艺;
(4)电积脱铜脱砷:采用不溶阳极电积法脱铜、砷杂质;结晶母液经不溶阳极脱铜后,产出黑铜以综合利用;
(5)加热浓缩:含Cu2+<0.5g/L的脱铜母液直接加热蒸发,当溶液终点酸度达1000g/L时,蒸发浓缩结束,自然冷却结晶,经自然沉淀后,得到沉淀物为粗制硫酸镍;
其中,电积时,保持电积液中铜离子浓度为2~5g/L时,即可使砷在阴极上大量析出而又能避免产生砷化氢气体;
其中,电积法脱铜、砷的控制参数为:电流密度为200~260A/m2,槽电压1.8~2.5V,同极中心距100~130mm,终液含铜和砷量为0.5~1g/L,脱铜电流效率30%~80%,脱砷电流效率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载志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万载志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5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