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LP舒尔特表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5661.X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8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微 |
主分类号: | G06F40/289 | 分类号: | G06F40/289;G06F40/253;G06F40/183;G06F16/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lp 舒尔特表 制作方法 | ||
一种NLP舒尔特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包括(1)定义NLP舒尔特表步骤①,(2)定制其组成单位步骤②,(3)定制其内容分类步骤③,(4)定制其填入内容步骤④,(5)定制其认知项目步骤⑤,(6)定制其挑战应答步骤⑥,(7)定制其打分规则步骤⑦,(8)定制其社交激励步骤⑧;本发明方法的优点:(1)覆盖舒尔特表的所有训练技术方法,(2)可与现有舒尔特表技术一样,能认知训练舒尔特表的所有符号样式形式,(3)还针对现有舒尔特表技术只可认知训练符号样式形式的不足,使其进一步具有认知训练符号内容意义的技术功能;由此,本发明达成了所有发明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LP舒尔特表的制作方法,属于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imgeProcessing)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所述舒尔特表,基于维基百科“舒尔特表”条目检索,舒尔特表是一种随机分布的数字或字母网格或格子网络;舒尔特表最初是由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沃尔特·舒尔特从1962年到1972年开发的,用于研究注意力的特性与评估视觉搜索运动的效率和速度。
最初意义的舒尔特表是在一张卡片上画上 1cm × 1cm 的5*5= 25个格子,格内任意填写25阿拉伯数字;测试专注力时,要求被测者用手指按 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出声诵读的数字,数完 25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测试水平越高。
舒尔特表因其训练专注力效果明显,而后普遍应用并推广到青少年专注力的提升训练;由此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细心性格,包括:视觉、听觉、动觉注意力训练和注意力的稳定性、广度、转移、分配等注意力要素特征训练。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最初的舒尔特表呈现为数字舒尔特表的形式,其优点是该格子制作简捷、格子所填数字可千变万化、可复制可数字化网络传播,并可无纸化制作即节省纸质与打印材料费;从而一举摆脱了在一张纸质卡片上画格子、填数字的制作方式。
同时,数字舒尔特表也可使原来5*5固有格子,轻而易举地呈现为2*2、3*3、4*4、5*5、6*6、7*7等等,以实现按不同训练对象有多种功能性的格子训练形式。
目前,本发明人通过网络检索,发现也有人尝试把格子所填数字改为字母、汉字、词组等,以提高训练者兴趣;但是,这些训练技术只可实现符号样式的形式认知训练,不能实现符号内容的意义认知训练。这是现有技术的不足,或有待改进之处。
本发明则从语义学角度,旨在提供一种NLP舒尔特表的制作方法;其中,NLP即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简称,这是一种采用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意义的技术。
本发明所述“NLP舒尔特表”,即把舒尔特表视为一种可存放NLP对象的容器表,把舒尔特表的组成格子视为一种可存放NLP标签对象的容器;所述NLP对象由NLP标签对象组成,所述NLP标签对象是打上自然语言意义标签的文本内容。
也就是说,NLP舒尔特表的任一组成格子即为该标签的语义单位容器,均可填入具有该自然语言意义或观点、概念的词汇、短语、句子,甚至是段落、章节、篇章等内容;由此,NLP舒尔特表可视由其网络格子组成的语义网格表。
NLP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许多自然语言的语法解析、实体及实体间关系解析、词性解析、事件解析、成句连接等,诸多此类NLP机器认知问题得以解决。
同时,NLP赋能也已触及到各行各专业;例如,面向幼小中高教育行业赋能、面向司法诉讼行业赋能、面向公务行文行业赋能、面向HR招聘测试行业赋能等,即面向各种、甚至是特殊行业的NLP赋能场景层出不穷。
同时,NLP支撑各行各专业赋能场景的专业语料库发明专利也不断涌现。例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微,未经王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56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雷器
- 下一篇:集成电路、数模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