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处理厂高放废液贮槽氢气爆炸事故释放源项估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7876.5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9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张建岗;王任泽;杨亚鹏;冯宗洋;贾林胜;梁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任晓航;祝倩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厂高放 废液 贮槽 氢气 爆炸 事故 释放 估算 方法 | ||
1.一种后处理厂高放废液贮槽氢气爆炸事故释放源项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氢气浓度监测值判断是否可能发生爆炸;
步骤(2),若可能发生爆炸,则计算冲击波超压,若不可能发生爆炸,则结束计算;
步骤(3),根据冲击波超压判断贮槽完整性:若高放废液贮槽壁面承受的冲击波超压大于其设计压力,则认为贮槽破裂,否则认为贮槽完整,则结束计算;
步骤(4),若贮槽被破坏,则计算爆炸后瞬间蒸发的高放废液质量,以及后续蒸发的高放废液质量,根据爆炸后瞬间蒸发的高放废液质量以及后续蒸发的高放废液质量,计算爆炸后瞬间释放至设备室的各核素的活度,以及后续释放至设备室的各核素的活度;
步骤(5),根据爆炸后瞬间释放至设备室的各核素的活度,以及后续释放至设备室的各核素的活度,计算爆炸后瞬间从设备室释放至外界环境的各核素的活度,以及后续从设备室释放至外界环境的各核素的活度;
所述步骤(2)的冲击波超压的计算方法为:
步骤(a),计算火焰表面积Af,m2:根据点火的位置以及贮槽内表面积Ain确定火焰表面积,点火位置包括贮槽壁面或贮槽中心;
步骤(b),计算爆炸云半径Rcl,m:
Rcl=0.5V0.3;
其中V为贮槽体积,m3
步骤(c),使用公式(1)计算冲击波超压p;
式中:
F1、F2是与氢气浓度相关的参数;
β1、β2是与氢气状态及贮槽内障碍物相关的参数;
AV为泄压面积,m2;
L为贮槽特征长度,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厂高放废液贮槽氢气爆炸事故释放源项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高放废液贮槽氢气浓度监测值cH2判断是否会发生氢气爆炸,假设爆炸极限上限为爆炸极限下限为若则认为可能发生氢气爆炸,否则认为不可能发生爆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厂高放废液贮槽氢气爆炸事故释放源项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计算爆炸后瞬间蒸发的高放废液质量的具体方法包括:
步骤(a)使用公式(2)计算设备室压力对应的高放废液饱和温度;
式中:
TW为高放废液某一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K;
P0为设备室压力,Pa;
A、B、C为常数,当高放废液温度大于483K时,A、B、C的值分别为17.65216、5204.082、32.5,当高放废液温度小于或等于483K时,A、B、C的值分别为16.37379、3876.659、-43.42;
步骤(b)使用公式(3)计算爆炸后瞬间蒸发的高放废液质量:
式中:
Mevap为爆炸后瞬间蒸发的高放废液质量,kg;
Cp_HLLW为高放废液比热容,J/(kg·K);
T为高放废液温度,K;
Hfg_HLLW为高放废液汽化潜热,J/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厂高放废液贮槽氢气爆炸事故释放源项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计算后续蒸发的高放废液质量的具体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公式(4)计算高放废液的饱和压力
pw=1000×exp(A-B/(T+C)), 公式(4)
式中:T为高放废液温度,K;A、B、C均为常数,当高放废液温度大于483K时,A、B、C的值分别为17.65216、5204.082、32.5;当高放废液温度小于或等于483K时,A、B、C的值分别为16.37379、3876.659、-43.42;
步骤(b),根据公式(5)计算高放废液蒸发速率:
式中:
MW为高放废液蒸发速率,kg/s;
D为高放废液扩散系数,m2/s;
P0为设备室压力,Pa;
RW为高放废液蒸汽的气体常数,m2/(s·K);
h为设备室高度,m;
S为设备室地面面积,m2;
步骤(c),用步骤(b)中计算的蒸发速率乘以蒸发时间即后续蒸发的高放废液质量,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如果贮槽破损高放废液就会洒落至设备室地面,所以事故开始的时刻即为蒸发开始的时刻,蒸发时间取事故持续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未经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78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钉钳一体式快速冷压钳
- 下一篇:一种镧萃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