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空调器反复进行排气保护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7978.7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包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86;F25B4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空调器 反复 进行 排气 保护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空调器反复进行排气保护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为:当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排气保护温度点时,空调器启动排气保护,记录此时的压缩机排气温度,空调器的压缩机开始降频运行,此后按照设置的记录周期多次记录压缩机排气温度,每次记录压缩机排气温度后,利用压缩机频率修正方法对压缩机的频率进行修正;压缩机频率修正方法为:计算本次记录的压缩机排气温度与上一次记录的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温差,比较温差与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第三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压缩机的频率。本发明能够更加智能化地优化空调器排气保护功能,避免反复出现排气保护,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空调器的排气保护功能,防止反复进行排气保护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变频空调器运行时,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较高,若超出规定值,会损害压缩机及其使用寿命,更严重的会烧毁压缩机,所以要对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加以控制。
现有空调器的控制逻辑为:当排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排气温度过高,超出设定的各项排气温度保护点时,控制压缩机开始慢速降频,或快速降频,或停压缩机。
采用上述控制方法,空调器出现排气过高保护降频时,因压缩机降频速度和排气温度变化速度不一致,即温度的变化和压机频率的变化之间存在延迟,会导致在达到排气保护的降频解除温度点时,压机频率降低幅度过大,以较低的频率运行,而较低的运行频率又会使得排气温度持续降低,没有了排气温度保护控制的限制,压缩机又快速升频,排气温随之提高,然后又到达排气温度保护点,故而反复出现排气温度保护现象,如附图1所示,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出风温度大幅变化(忽冷忽热);外机噪音忽高忽低;消耗功率忽高忽低,冲击电网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加智能化地优化控制压缩机,解决控制排气温度与压缩机频率之间的延迟问题的防止空调器反复进行排气保护的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空调器反复进行排气保护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为:
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条件预设第一温度阈值t1、第二温度阈值t2和第三温度阈值t3,t1<t2<t3;
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时,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排气温度,当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达到排气保护温度点时,所述空调器启动排气保护,记录此时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开始降频运行,此后按照设置的记录周期T多次记录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每次记录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后,利用压缩机频率修正方法对所述压缩机的频率进行修正,直至所述空调器停止排气保护;
所述压缩机频率修正方法为:计算本次记录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与上一次记录的所述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温差ΔTD,比较所述温差ΔTD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t1、所述第二温度阈值t2、所述第三温度阈值t3的大小关系,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压缩机的频率,若ΔTD≤t1,则保持所述压缩机当前的降频速度继续降频,若t1<ΔTD≤t2,则降低所述压缩机的降频速度继续降频,若t2<ΔTD≤t3,则所述压缩机停止降频,保持当前频率运行。
若t1<ΔTD≤t2,则使所述压缩机的降频速度降低50%。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能够更加智能化地优化空调器排气保护功能,避免反复出现排气保护,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的空调器排气保护控制效果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防止空调器反复进行排气保护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防止空调器反复进行排气保护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79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