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编辑区块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7979.1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1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丁旋;周国浩;杨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16/23;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辑 区块 构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可编辑区块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中根据双线性映射生成区块链监管者的公钥,将交易信息记录到生成的各区块中,各区块按生成时间呈链式排列形成链式可编辑区块链。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对于现有的链式区块链结构增加了区块校验字段,使得某一区块需要重新编辑时,无需对该区块以后的所有区块链进行重新编辑,因此,减少了计算量,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可编辑区块链结构主要依赖于区块链监管者的公钥,因此不会存在秘钥泄漏的问题,提高安全性,又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仍然采用通用的链式区块链结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可编辑区块链结构,能够减少计算量,提高安全性,满足多场景以及多细粒度的编辑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编辑区块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可编辑区块链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传统链式可编辑区块链,一旦某部分区块需要进行重新编辑,则需要对该区块以后的所有区块链进行重新编辑,计算量巨大;
第二种:基于变色龙哈希的可编辑区块链,该区块链采用了基于陷门的设计,使得陷门密钥的持有者可以很容易地制造哈希碰撞,因此,该区块链可以在区块内容被修改的情况下保持区块哈希值不变,从而不会影响后续区块,减小了计算量,但是,变色龙哈希函数存在着密钥泄露的缺陷,导致安全性较差。
综上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可编辑区块链存在着计算量大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导致不能满足多场景以及多细粒度的编辑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编辑区块链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能够减少编辑区块链时的计算量,提高安全性,满足多场景以及多细粒度的编辑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编辑区块链的构建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配置文件配置生成创始区块;
根据双线性映射生成区块链监管者的公钥;
将交易信息记录到生成的各区块中,各区块按生成时间呈链式排列形成链式可编辑区块链,其中,每个区块包括区块头部、区块体和区块校验字段,所述创始区块的区块头部中的哈希字段是根据所述预设配置文件生成的,除所述创始区块外的每个区块的区块头部中的哈希字段记录了上一个区块的区块哈希值,每个区块的区块体包含有交易集以及对应的交易随机数,每个区块的区块校验字段是根据所述双线性映射和所述公钥计算得到的。
可选的,所述根据双线性映射生成区块链监管者的公钥的步骤,包括:
设置双线性映射为:其中为间隙密钥交换GDH群,为乘法循环群,其中q为素数;
设置哈希函数分别为:和其中,H1为第一哈希函数,用于将0或1所组成任意长度的字符串{0,1}*映射到群的一个任意元素上,*表示字符串{0,1}为任意长度;H2为第二哈希函数,用于将0或1所组成任意长度的字符串{0,1}*映射到由(0,1,...,q-1)元素所组成的q阶的整数群上,Z表示整数群;
选取随机数作为区块链监管者的私钥,其中,R表示从q阶的整数群中随机选择一个元素x;
计算Ppub=xP,其中,P为的生成元,Ppub为所述区块链监管者的公钥,x为所述区块链监管者的私钥。
可选的,所述将交易信息记录到生成的各区块中,各区块按生成时间呈链式排列形成链式可编辑区块链的步骤,包括:
将当前时间段的交易信息打包,并记录到生成的各区块中,将各区块按生成时间呈链式排列形成链式可编辑区块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7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