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光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8226.2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1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G02F1/133;G02F1/1343;G09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光源 装置 | ||
提供显示装置及光源装置,使背光源的亮度在所有区域中均匀化。显示装置包括:光调制层,根据已施加的电场切换至散射入射光的散射状态或透过入射光的透过状态;第一光源,发出从第一侧面入射至光调制层并沿第一方向在光调制层中行进的光;第二光源,发出从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入射至光调制层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在光调制层中行进的光;电极,是按照光调制层的、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排列的分割区域形成的,并将电场施加至光调制层;以及控制部,在对应于帧期间的背光源扫描期间,按规定的顺序选择分割区域,根据选择的分割区域离第一侧面的距离及离第二侧面的距离而驱动对应于该分割区域的电极,对分割区域控制散射状态。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2月28日、申请号为201710114902.1、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备背光源的显示装置中,具有将显示面分割成多个区域并按每个单独的区域对来自背光源的光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的技术。在侧光源型的背光源中,设置使散射材料混入透明的树脂材料内而成形得到的导光材料,使来自配置于侧面的光源的光散射。在这种构成的背光源中,与来自光源的光的行进方向平行地分割区域,对配置于每个区域的光源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由于不能够利用来自其它区域的光源的光,因此发光效率降低。
近年来,作为导光体,存在具备称为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Crystal,聚合物分散液晶)的高分子分散型液晶的导光体。PDLC通过控制施加于区域电极的电压来切换为散射所入射的光的散射状态或透过该光的透过状态。具备PDLC的背光源通过将PDLC控制成散射状态,能够使从侧光源上入射的光朝显示面发光。例如,在与来自光源的光的行进方向交叉而形成的每个区域上设置区域电极,通过切换PDLC的散射状态和透过状态,能够对每个区域控制背光源光。在使用了PDLC的显示装置中,由于能够与光的行进方向交叉而形成分割区域,因此能够在始终开启了光源的状态下控制分割区域单位的背光源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1022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将显示装置设为与来自光源的光的行进方向交叉而形成区域的结构的情况下,导致每个区域离光源的距离不同。因此,越是远离光源的区域,入射至区域的光源的亮度越下降。因此,在各区域中同样地驱动了电极的情况下,越是拉开了与光源的距离的区域,亮度越下降。然而,如果以亮度最低的区域为基准而进行亮度控制的话,则就导致整个背光源的亮度下降。
在一个方面上,本发明在于使背光源的亮度在所有区域中均匀化。此外,在一个方面上,本发明在于实现背光源的亮度增加。
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一个方面上,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图像显示面板,以具有图像扫描期间和垂直消隐期间的帧周期更新图像;光调制层,配置于所述图像显示面板的背面,根据已施加的电场而切换为散射已入射的光的散射状态或透过所述光的透过状态;光源,发出从所述光调制层的侧面上入射并在所述光调制层内行进的光;电极,形成于在与所述光源的光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分割所述光调制层的每个分割区域,将所述电场施加于所述光调制层;以及控制部,在对应于所述图像扫描期间的第一期间,与图像扫描同步地驱动所述电极,依次切换设为散射状态的所述分割区域;在对应于所述垂直消隐期间的第二期间,根据离所述侧面的距离而驱动所述电极,对每个所述分割区域控制散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8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