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瓣膜切开器和瓣膜切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9419.X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2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龙;王伟伟;方军;鄢晓平;董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1 | 分类号: | A61B17/3201;A61B17/00;A61B34/2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汇远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81 | 代理人: | 李雪鹃;牛悦涵 |
地址: | 350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瓣膜 切开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瓣膜切开器和瓣膜切开系统。瓣膜切开器包括:两个剪臂和连接两个剪臂的驱动组件。两个剪臂呈交叉转动连接,每个剪臂背离另一剪臂的一侧设有刀刃。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剪臂打开或闭合。当两个剪臂处于打开状态时,两个剪臂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当两个剪臂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个剪臂基本叠合。本发明提供的瓣膜切开器,一方面,在切割过程中刀刃与瓣膜之间的接触类似于点接触,接触面积小,刀刃能较容易地切割开瓣膜,所需的拉力较小;另一方面,驱动组件可以根据不同的瓣膜粘连程度,控制两个剪臂的打开角度来控制对瓣膜的切割范围,使得切割较精准,避免了切割不完全或者过度切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瓣膜切开器和瓣膜切开系统。
背景技术
主动脉瓣狭窄主要由风湿热的后遗症、先天性主动脉瓣结构异常或老年性主动脉瓣退化或钙化所致。参阅图1a和图1b,图1a中为正常的主动脉瓣膜,图1b中为狭窄程度不同的瓣膜。正常成人主动脉的瓣膜2处的瓣口1面积应≥3.0cm2,当主动脉瓣膜3发生狭窄,主动脉瓣口4的面积缩小至正常的1/3或更小时,会对血流产生阻塞,当瓣口4的面积≤1.5cm2时,跨瓣压差和血流流速增高,一方面可造成全身各个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可产生冠状动脉血流量相对减少致使心脏供氧不足,最终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一般来说,在代偿期,患者可能无典型的临床症状;而在失代偿期,患者可出现各种症状,如乏力、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眩晕或晕厥,甚至有10%~20%的概率发生心源性猝死。
按照主动脉瓣狭窄不同的病变结构形式分类,有二叶瓣畸形、三叶瓣畸形等,其中常见的为二叶瓣畸形。参阅图2,二叶瓣畸形即主动脉瓣先天性只有两个瓣叶5,称为二叶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BAV),另外在主动脉瓣叶分类标准中,也将本来三叶瓣膜因为钙化融合导致的类似于二叶瓣膜的情况归类在BAV。BAV是最常见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畸形,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其解剖学结构特殊,瓣叶5形态不对称,窦部椭圆率较大,瓣口6处血流受阻、流速增高,易形成涡流。
现有技术中,可通过二叶经皮主动脉瓣膜切开器切割瓣膜粘连部位,从而治疗瓣膜狭窄。然而,主动脉瓣膜切开器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剪臂刀刃打开后呈一字型,与瓣膜之间呈平行状态,剪臂与瓣膜之间接触面积过大,需要很大的拉力才能切割开瓣膜;
2)剪臂打开后的长度是固定的,不能变化,那么切开器所能切割的长度也不能变化,而生理解剖结构不同、钙化程度不同,粘连程度不同的瓣膜各自所需要的切割长度应是不同的,切开器的结构将不能有效调整、控制切割长度,可能导致切割不完全或者过度切割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瓣膜切开器和瓣膜切开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瓣膜切开器,包括:两个剪臂和连接所述两个剪臂的驱动组件,所述两个剪臂呈交叉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剪臂背离另一所述剪臂的一侧设有刀刃,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两个剪臂呈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当所述两个剪臂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两个剪臂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当所述两个剪臂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两个剪臂基本叠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瓣膜切开系统,包括:管体组件、手柄、及上述的瓣膜切开器,所述管体组件的近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管体组件的远端连接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手柄用于通过所述管体组件控制所述两个剪臂打开或闭合。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瓣膜切开系统,包括:管体组件及上述的瓣膜切开器,所述管体组件包括外管和套设于所述外管中的内管,所述内管可相对于所述外管移动,所述外管的远端与所述支撑件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的远端与所述滑动件的近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9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切造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量子通信的警报装置及其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