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托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19536.6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2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罗洪松;尤宝卿;马梨哲;王飞;王闵龙;李明丽;徐筱璐;吴娟;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2 | 分类号: | B21D43/0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刘艺玮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托料机构,包括:基座,其为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框架结构;固定托架,其通过支撑架设置在基座的上方,包括固定架,其为框架结构且与支撑架的顶部铰接;多个托架一,其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固定架上,任一托架一沿进料方向设置;伸缩托架,其设置在固定架上,包括:多个托架二,其与托架一平行设置且分别通过多个轨道与固定架滑动连接;升降装置,其设置在基座上并用于调节固定架相对于基座的高度。本发明通过固定托架与伸缩托架的配合形成可伸缩托盘结构,并通过升降装置与支撑架结构配合实现对整体托架结构的高度调节,使托料机构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材料与模具,防止材料在冲压前发生下塌变形,实现材料的快速、高质量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冲压辅助定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托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PRG(级进模)或开卷落料零件生产过程中,由于模具的设计长度通常会小于工作台台面的长度,在材料进入工作台后材料因自身重力存在端部下塌的情况,由于此时材料还没有进入模具中进行冲压,导致材料在进入模具后变形,对中及进料长度无法达到既定的工艺要求,严重影响了冲压质量和工作效率。实际作业中,通常采用在模具的进料侧放置木托架或托料箱的方式,将材料未进入模具的一端托起,防止其下塌变形。然而,传统木托架或托料箱的大小固定,功能单一,无法适应多种不同大小的材料运输,每次使用前需搭设额外的结构或拆除原有结构以对托架的高度和长度进行调整,且托架与材料间摩擦力较大,存在进料困难、定位不准、进料过程中材料表面损伤等问题。
为保证材料进料稳定(材料无变形、下榻),且在送入模具中进行冲压时材料的对中步距一致,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托料装置,能够将待冲压的材料拖起至一定的高度并适应材料的长度,保证材料进入模具中冲压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提高材料冲压质量和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托料机构,通过固定托架与伸缩托架的配合形成平面可伸缩托盘结构,并通过升降装置与支撑架结构配合实现对整体托架结构的高度调节,使托料机构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材料与模具,防止材料在冲压前发生下塌变形,实现材料的快速、高质量运输。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托料机构,包括:
基座,其为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平面框架结构;
固定托架,其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固定托架包括固定架,其为平面框架结构且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铰接;多个托架一,其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任一托架一沿进料方向设置;
伸缩托架,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包括:多个轨道,其间隔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任一轨道位于相邻的两个托架一之间并与其平行设置;多个托架二,其设置在所述多个轨道上并与其一一对应,任一托架二与所述托架一平行设置并沿进料方向与对应的轨道滑动连接;
升降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固定架,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为用于调节所述固定架相对于所述基座的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新型托料机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斜杆,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的相对的两条侧边上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两个斜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的两个对角点铰接,当所述固定架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所述两个斜杆分别在所述基座的相对的两条侧边上朝相反的方向滑动;支撑杆,其设于所述两个斜杆之间,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斜杆的中部铰接,所述两个斜杆相对于所述支撑杆呈中心对称。
优选的是,所述新型托料机构,所述托架一和所述托架二均为标准托架单元,其包括:滑轨,其沿进料方向设置;多个滚轮,其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滑轨上,任一滚轮的上部凸出所述滑轨的上表面并通过转轴与所述滑轨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9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