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剪口卷起与布料褶皱的纺织裁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0283.4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姚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今乘安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7/00 | 分类号: | D06H7/00;D06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卷起 布料 褶皱 纺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止剪口卷起与布料褶皱的纺织裁布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开口朝前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底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用于裁布的工作台,所述工作腔顶侧内壁固定安装有齿条板,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用于将防止布料输送并将边缘摊平防止褶皱的布料输送拉平组件,该装置工作时,能够通过输入轮与输出轮的转动对布料进行运输并通过动力电机的左移使摩擦轮的转动对布料摩擦拉平,能够通过裁切刀的移动对布料进行裁切,能够通过曲轴的转动使滑板运动带动熨烫块对剪口卷起进行熨平,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了裁剪效率,保证了裁剪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裁布机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剪口卷起与布料褶皱的纺织裁布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在对防止面料进行裁切时,通过需要人工将布料铺平,并通过手工将布料边缘拉直防止褶皱,并且现有技术布料裁切效率较低,另外裁切后裁切边会有卷口,需要人工进行熨烫平整,工作效率较低,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操作繁琐,并且布料裁切效果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止剪口卷起与布料褶皱的纺织裁布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一种防止剪口卷起与布料褶皱的纺织裁布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开口朝前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底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用于裁布的工作台,所述工作腔顶侧内壁固定安装有齿条板,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用于将防止布料输送并将边缘摊平防止褶皱的布料输送拉平组件,所述布料输送拉平组件包括与所述工作腔顶侧内壁固定安装的悬挂板,所述悬挂板内设置有过渡槽,所述工作腔前后侧内壁左右滑动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内设置有衔接腔,所述动力电机内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动力电机内左右对称设置有传动槽,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末端设置有前后延伸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能够安装有卷有纺织布料的卷筒,所述动力轴与所述悬挂板壁体转动安装,所述工作腔右侧内壁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动力电机螺纹连接的螺杆轴,所述螺杆轴与所述动力轴通过锥齿轮副传动连接,所述动力电机右端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腔右侧内壁固定安装的复位弹簧,所述传动槽与所述动力电机间壁体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移动轴,所述移动轴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移动轴上转动安装有带有卡槽的移动齿轮,所述传动槽相对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左右延伸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移动轴通过锥齿轮副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板,所述动力电机左右对称上下滑动安装有能够将布料固定的电动伸缩块,所述传动槽相对一侧转动安装有左右延伸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与所述主动轴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用于对布料进行裁切的布料裁切组件,所述工作腔内还设置有用于对裁切后布料边缘卷起处进行熨平的剪口熨平组件。
优选地,布料输送拉平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安装且前后延伸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与所述动力轴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输入轮,所述工作腔前侧内壁转动安装有位于所述输入轴下方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输出轮,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板,所述从动板与所述主动板上铰接有衔接板,所述动力电机左右对称设置有能够伸缩的伸缩板,所述动力电机左右对称设置有上下滑动安装且与所述伸缩板固定连接的衔接箱,所述衔接箱与所述衔接板滑动配合,所述衔接箱靠近一侧壁体转动安装有左右延伸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衔接板啮合连接的固定齿轮,所述工作腔远离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左右延伸的摩擦轴,所述摩擦轴上固定安装有能够将布料摩擦拉平的摩擦轮,所述摩擦轴与所述固定轴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所述移动轴缺口内滑动安装有能够与所述移动齿轮卡槽配合的卡块,所述卡块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移动轴缺口固定安装的缓冲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今乘安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今乘安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02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