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流混合喷淋脱硝装置及其脱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0832.8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5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吐;杨森林;钟璐;杨颖欣;胡静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光谱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喷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旋流混合喷淋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硝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内筒侧壁开设有混合气出口,所述内筒内部设置有螺旋隔板,使内筒内形成螺旋形通道,所述的脱硝装置还包括与内筒同轴设置的喷淋主管,所述的喷淋主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嘴组件;
臭氧与烟气一起进入环形空腔内进行旋流混合,再由混合气出口进入螺旋形通道,经喷淋吸收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壁接设有烟气进口和臭氧进口,所述烟气进口的轴线与外筒的外周相切;
优选地,所述臭氧进口与外筒的外周相切;
优选地,所述臭氧进口与臭氧发生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内筒圆周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的混合气出口;
优选地,所述的混合气出口均位于内筒内液体的液面以上;
优选地,所述环形空腔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隔板的螺距为20~50cm;
优选地,所述螺旋隔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组件分别位于螺旋隔板的螺纹间距内,所述喷嘴组件沿喷淋主管等距排布;
优选地,所述的喷嘴组件包括沿喷淋主管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喷嘴;
优选地,所述的喷淋主管底部分别连接有吸收剂储罐和浆液储罐,所述喷淋主管与吸收剂储罐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吸收剂泵,所述喷淋主管与浆液储罐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
优选地,所述内筒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的出液口接入浆液储罐;
优选地,所述出液口与浆液储罐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装置的烟气出口端依次连接有除雾器和微波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微波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交错设置的折流挡板,所述的折流挡板使壳体内形成折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的折流挡板的两侧表面设置有催化剂层;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微波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层中的催化剂包括α-MnO2。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浆液储罐内设置有浓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浆液储罐内液体的浓度,所述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浆液储罐内液体的液体高度;
所述的脱硝装置还包括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浓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吸收剂泵、循环泵和电磁阀,所述的控制器接收浓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反馈控制吸收剂泵、循环泵和电磁阀的启动。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旋流混合喷淋脱硝装置进行脱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硝方法包括:
烟气和臭氧一起进入环形空腔内进行旋流混合,混合后进入螺旋形通道内进行喷淋脱除氮氧化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硝方法具体包括:
(Ⅰ)烟气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分别由烟气进口和臭氧进口,沿外筒的外周切向进入环形空腔,在环形空腔内形成旋流,烟气与臭氧充分混合反应由混合气出口进入内筒的螺旋形通道内;
(Ⅱ)烟气沿螺旋形通道流动,并在流动的过程中,向烟气中喷淋浆液储罐内的吸收剂,脱除氮氧化物,脱除氮氧化物后进入除雾器去除水雾,再进入微波装置的折流通道内进行微波加热,并脱除臭氧;
(Ⅲ)当浓度传感器检测到浆液储罐内吸收剂的浓度达到排放浓度时,控制器接反馈控制关闭循环泵和电磁阀,打开吸收剂泵,并将浆液储罐内的液体排出,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浆液储罐内液面高度为0时,控制器反馈控制开启电磁阀,当液面高度达到要求时,控制器反馈控制关闭吸收剂泵,并打开循环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中,所述臭氧与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摩尔比为(1~1.4):1;
优选地,步骤(Ⅰ)中,所述旋流混合的时间为5~10s;
优选地,步骤(Ⅱ)中,所述的吸收剂包括氨水;
优选地,步骤(Ⅱ)中,所述微波装置内的温度为40~50℃;
优选地,步骤(Ⅱ)中,所述微波装置内的停留时间为20~40s;
优选地,步骤(Ⅲ)中,所述排放浓度为0.1~0.2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08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