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热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1758.1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名金;魏学雨;严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513 | 分类号: | D06M13/513;D06M15/53;D06M15/643;D06M11/00;D06M13/00;D06M15/00;C08L63/00;C08K9/06;C08K7/00;C08K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性 电子 玻璃纤维 表面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耐热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结构中含有氨基但不含乙烯基的硅烷A 0.1~0.5%、结构中含有乙烯基但不含氨基的硅烷B 0.1~0.5%、结构中含有苯环的烃基硅烷C 0.1~0.5%、pH调节剂0.2~0.8%、表面活性剂溶液0.02~0.08%、抗静电剂0.01~0.05%,纯水为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A采用氨基硅烷(不含乙烯基),结构式为NH2R1Si(OCH3)3,其中R1代表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B采用乙烯基硅烷(不含氨基),结构式为CH2=CHR2Si(OCH3)3,其中R2代表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C采用苯基硅烷(不含其它反应基团),结构式为C6H5R3Si(OCH3)3,其中R3代表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采用冰醋酸;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溶剂采用无水乙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醚类表面活性剂或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耐热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类表面活性剂采用具有低泡特性的BASF表面活性剂Dehypon WET;所述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采用道康宁Q2-5211表面活性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可采用道康宁1-6136抗静电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耐热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pH调节剂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所述纯水中至其为弱酸性环境,混合均匀后,先加入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加入后继续搅拌10min;再加入所述抗静电剂,加入后搅拌10min,最后依次慢速滴加所述硅烷A、硅烷C、硅烷B原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至少30min,直至溶液澄清透明,方可进行投料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耐热性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在电子秤按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所述硅烷A、硅烷B和硅烷C原液作为备用;采用现场泡料设备,使用前先用纯水清洗干净后使用,加入400~2000L纯水,打开搅拌设备,以50±2Hz的频率进行搅拌,加入1~10L冰醋酸,搅拌10~20min后添加表面活性剂溶液,搅拌至少10min至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抗静电剂搅拌10min,最后依次慢速滴加硅烷A、硅烷C和硅烷B原液(注意有滴加先后顺序),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至溶液澄清透明,方可进行投料使用,投料使用时搅拌频率调整为20±1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17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