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量化转化方式的医用量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1888.5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燕芳红;马玉霞;史素杰;梁雪萍;王晨霞;韩琳;陈孝利;王鑫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量化 转化 方式 医用 量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量化转化方式的医用量具,包括由多个中空的节段彼此嵌套构成的可伸缩的本体,所述节段设置有容纳弹出机构的调节部,在内侧节段沿外侧节段滑动超过滑动阈值的过情况下,所述弹出机构沿所述节段的径向方向移动脱离所述调节部进而使得所述弹出机构的第四限位体和第五限位体弹出以推动内侧节段沿所述外侧节段完全展开,从而避免节段因推动/拉动不彻底导致测量不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量化转化方式的医用量具。
背景技术
留置胃管是将胃管/鼻胃管由鼻孔插入,经咽部、食管到达胃部,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项护理技术,经口进食无法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或者因诊断和治疗需要等情况下都需要留置胃管/鼻胃管。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鼻胃管的使用更加普遍,ICU患者病情变化较快,鼻胃管很多时候在胃肠减压、给药、鼻饲营养液等角色中频繁切换。胃肠减压是将胃管自鼻孔插入胃腔内,根据负压机制,将聚积在胃肠道中的气体、液体经胃管吸出体外。通过胃肠减压能减轻胃肠胀气,减轻患者痛苦;通过对吸出胃内容物的分析,能及时观察并发现病情变化,对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研究表明,胃肠减压时,鼻胃管的适宜长度是鼻胃管远端达到胃窦部,此时能使胃液完全充分引流,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能保证患者无论取何种体位均可有效吸出胃液,不受体位限制;可以避免留置胃管长度过短吸不出胃液或过深出现胃管打折现象而致引流不畅。胃肠减压管置管长度过短时,胃管顶端只停留在贲门,胃液流出比较缓慢且会出现间断,从而延长留置时间,若胃管顶端到达幽门处则会加大胃管各侧孔与胃体接触,增加胃液引流,缩短留置时间,快速减轻患者腹胀情况。置管长度过长会刺激胃黏膜,还会形成盘旋,扭曲甚至打结,同样会影响减压的效果。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经消化道给以较全面的营养素。肠内营养以其生理适应性强,吸收效果好,治疗费用低等优势和特点成为众多重症疾病患者的主要营养方式之一。早期的肠内营养作为ICU的治疗策略之一,可以降低感染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发生,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调节免疫反应,减少并发症,加速病情好转,减少ICU和总的住院天数,减少患者的住院花费。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Nutrition,ASPEN)推荐只要胃肠道功能尚存就应首选肠内营养。留置胃管进行鼻饲已成为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获得足够营养、热量及治疗所需药物的重要途径,是最为便捷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合适的置管位置(胃管顶端和侧孔均进入胃内)是保证胃管在位的先决条件,过短或者过长的置管长度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通过鼻胃管提供肠内营养时,要求其顶端和侧孔都进入胃内,可以明显降低食物的反流。鼻胃管置入长度过短,将会导致食管穿孔、食管狭窄、气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胃管长度置入不足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加深长度,则会使患者经受不必要的风险和不适,医疗机构因增加了放射的支出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鼻胃管置入长度过长会导致胃管打结或缠绕,盲目延长鼻胃管置入长度容易引起胃管反折,增加反流、胃黏膜出血、胃管异位的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1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