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库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3103.8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6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勇;张一心;黄龙;叶苗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睿极(深圳)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C12N5/0775;C40B40/02;C40B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单香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充质 干细胞 冻存液 细胞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库及制备方法,涉及细胞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包括特定配比的基础培养基、海藻糖、白蛋白、还原剂、脂类、微量元素和冷冻保护剂,其中海藻糖、白蛋白和脂类能够作为冻存液的保护成分,还原剂能够为冻存的细胞提供还原环境,在此基础上加入微量元素,使得本发明提供的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能够进一步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复苏后的活率和正常生长速率。并且,本发明提供的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化合物成分明确、不含有血清,避免了传统冻存液的动物源性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库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来源于中胚层组织,属于多能干细胞,其特点是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一定的分化潜能、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具有调节免疫的能力,根据其来源主要分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牙髓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等。
目前,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液,主要为含有牛来源血清成分的5%-20%胎牛血清(FBS)+细胞基础培养基(IDMEM或α-MEM或F12/DMEM)+10%DMSO。DMSO属于冷冻保护剂,可以保护细胞在降温过程中免受晶体物质的伤害,但其含量越高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越大,而FBS为人源细胞引入了动物源的成分,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引入支原体、牛源致病菌等,并具有批次不稳定性。如果不添加FBS,细胞复苏后活率则大幅度下降。因此,为保证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及复苏后的活率,有必要开发一种成分明确、不含血清、活率较高的冻存液。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以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库。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包括:体积比为80%-95%的基础培养基、1mM-100mM的海藻糖、0.01μg/L-10g/L的白蛋白、0.1μM-100μM的还原剂、体积比为0.01%-1%的脂类、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001%-1%的微量元素和体积比为2.5%-15%的冷冻保护剂。
进一步的,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包括:体积比为85%-90%的基础培养基、10mM-50mM的海藻糖、0.1g/L-10g/L的白蛋白、1μM-100μM的还原剂、体积比为0.1%-1%的脂类、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001%-0.0001%的微量元素和体积比为2.5%-12.5%的冷冻保护剂;
优选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包括:体积比为86%的基础培养基、30mM的海藻糖、1g/L的白蛋白、55μM的还原剂、体积比为0.1%的脂类、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004%的微量元素和体积比为10%的冷冻保护剂。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IDMEM、α-MEM、F12/DMEM、high glucose DMEM或low glucose DMEM。
进一步的,所述脂类包括:花生四烯酸、胆固醇、麻油酸、次亚麻酸、肉豆蔻酸、油酸、棕榈酸、次棕榈酸或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脂类包括:1nM-1M花生四烯酸、1nM-1M胆固醇、1nM-1M亚麻油酸、1nM-1M次亚麻酸、1nM-1M肉豆蔻酸、1nM-1M油酸、1nM-1M棕榈酸、1nM-1M次棕榈酸或1nM-1M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脂类包括:50μM花生四烯酸、50μM胆固醇、50μM亚麻油酸、50μM次亚麻酸、50μM肉豆蔻酸、50μM油酸、50μM棕榈酸、50μM次棕榈酸或50μM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睿极(深圳)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睿极(深圳)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31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仪表板分装台车
- 下一篇:一种手机投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