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3284.4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华志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志程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4326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微生物 诱变 育种 仪用载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包括第一载菌皿、第二载菌皿和密封盖,所述第二载菌皿覆盖固定在第一载菌皿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二载菌皿的底部直径与第一载菌皿的顶部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载菌皿的内部圆心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立柱的顶部表面与第二载菌皿的顶部表面相互平齐,所述密封盖覆盖固定在第二载菌皿的顶部表面,所述密封盖的底部直径与第二载菌皿的顶部直径相等;通过设计的第一载菌皿、第二载菌皿和密封盖,第一载菌皿和第二载菌皿均可进行诱变且可对照实验,第二载菌的立柱内部可进行菌液稀释等操作,密封盖保证第二载菌皿的作业环境,载菌皿为一次性使用减少劳动量同时保证洁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诱变育种仪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微生物菌种及细胞进行诱变时,多采用菌体载片进行微量多次诱变,而菌体载片大多可重复使用,材质多为不锈钢或者其他一些金属或玻璃材质,使用前需要灭菌处理,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载菌装置,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
如目前载菌装置在使用后可能沾染上难以洗掉的污渍,影响正常使用,且每次重复使用之前都需要灭菌,增加了劳动量和繁琐度,而且加重了潜在染菌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第一载菌皿和第二载菌皿均可进行诱变且可对照实验,第二载菌的立柱内部可进行菌液稀释等操作,密封盖保证第二载菌皿的作业环境,载菌皿为一次性使用减少劳动量同时保证洁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微生物诱变育种仪用载菌装置,包括第一载菌皿、第二载菌皿和密封盖,所述第二载菌皿覆盖固定在第一载菌皿的顶部表面,所述第二载菌皿的底部直径与第一载菌皿的顶部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载菌皿的内部圆心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壁底部设有旋转百叶窗,且旋转百叶窗一端延伸至收纳槽内壁外部,同时旋转百叶窗一端啮合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旋转百叶窗一端啮合连接,另一端啮合连接有摩擦轮所述立柱的顶部表面与第二载菌皿的顶部表面相互平齐,所述密封盖覆盖固定在第二载菌皿的顶部表面,所述密封盖的底部直径与第二载菌皿的顶部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菌皿与第二载菌皿的内壁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保温棉,所述第一载菌皿与第二载菌皿的外侧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菌皿与第二载菌皿的内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丝,所述导热丝纵横交错成网状结构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菌皿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不干胶条,所述不干胶条的外侧表面覆盖固定有离型纸。
优选的,所述离型纸的外端轮廓为三角结构,所述离型纸的外端表面开设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端部表面开设有套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菌皿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磁性扣,所述第二载菌皿的底部相对于磁性扣开设有安装槽,且摩擦轮延伸至安装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磁性扣固定在安装槽的内部且与垫片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载菌皿的底部与第一载菌皿的顶部相互贴合,所述密封盖与第二载菌皿之间胶合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志程,未经华志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32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