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安装调节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3337.2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英 |
主分类号: | H02G3/00 | 分类号: | H02G3/00;B66F7/14;B66F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28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电力 工程施工 用电 安装 调节 | ||
1.一种高效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安装调节架,包括L型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安装板(1)的下端设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框体(21),所述支撑框体(21)的上端与L型安装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体(21)的下端设有支撑板(22);
所述L型安装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的上端设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横杆(5),所述横杆(5)的一端一体成型有限位板(51),所述横杆(5)的外侧滑动套设有第一回型框(6),且第一回型框(6)的一侧能够与限位板(51)相接触,所述横杆(5)与第一回型框(6)上可拆卸设有定位销(7),所述第一回型框(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8);
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第一盒体(31)与第二盒体(32),且第一盒体(31)与第二盒体(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盒体(31)的底部与L型安装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盒体(31)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升降套筒(33),所述升降套筒(33)的上端转动设有第一斜齿轮(34),所述第一斜齿轮(34)上螺纹插设有丝杆(35),所述丝杆(35)能够活动插设于升降套筒(33)的内腔中,且丝杆(35)的上端与连接块(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盒体(32)的内腔中转动安装有第二斜齿轮(36),所述第二斜齿轮(36)贯穿第一盒体(31)并与第一斜齿轮(34)相啮合,所述第二斜齿轮(36)的一侧设有转杆(37),所述转杆(37)的一端贯穿第二盒体(32)并在其末端设有转板(38),所述转板(38)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把手(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安装调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的底部四周设有加强杆(310),所述第一盒体(31)上开设有与加强杆(310)配合使用的加强槽(311),所述加强杆(310)滑动卡设在加强槽(3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安装调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型框(6)的两端贯穿开设有镜像分布的第二穿孔(61),所述横杆(5)上贯穿开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穿孔(52),所述定位销(7)能够活动插设在第一穿孔(52)与第二穿孔(61)内,且定位销(7)的一端可拆卸设有弹簧卡(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安装调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第一固定套(81)与第二固定套(82),所述第一固定套(81)与第一回型框(6)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套(8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套(8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套(81)的内侧与第二固定套(82)的内侧均设有弧形橡胶板(83),所述第一固定套(8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板(84),所述第一固定板(84)的外侧滑动套设有第二回型框(85),所述第二固定套(8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固定板(86),所述第二固定板(86)的一侧能够贴合在第一固定板(84)上,且第二回型框(85)能够滑动套设在第二固定板(86)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安装调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型框(85)上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87),所述第二固定板(86)上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88),所述第一固定板(84)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88)配合使用的固定孔(89),所述第一通孔(87)、第二通孔(88)与固定孔(89)内能够螺纹插设有固定螺栓(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安装调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型框(85)的内侧一端一体成型有对称设置的滑动块(810),所述第一固定板(84)的两端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槽(811),所述滑动块(810)滑动卡设在滑动槽(8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安装调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安装板(1)上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两组安装孔(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英,未经李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33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智慧教育的用户推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履带车辆内侧负重轮拆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