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PS方法的粒子变粒径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3474.6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9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孙一颉;孙中国;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0 | 分类号: | G06N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ps 方法 粒子 粒径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PS方法的粒子变粒径融合方法,包括:步骤1,创建计算域并进行粒子初始化设置;步骤2,判断粒子是否满足融合条件;步骤3,满足融合条件时,择优选取需要融合的粒子;步骤4,粒子发生融合并参与计算控制方程,得到粒子压力、速度、位移。步骤5,输出数值计算模拟结果。本发明中粒子融合技术采用变粒径五步渐进融合的模式,粒子位置和尺寸在五步融合过程中逐渐变化,避免了粒子融合前后由于粒子尺寸和影响域突变带来的计算误差;此外,本发明优化了粒子融合条件,通过改进融合判据条件,择优选择融合粒子,减少了计算中不必要的粒子融合,提高了粒子融合算法的效率,保证了多分辨率计算的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PS方法的粒子变粒径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粒子半隐式法(MPS)是一种粒子法,在计算过程中不需要划分网格,采用粒子离散计算域,适用于求解非定常大变形问题。近些年,随着计算量的不断增加,为了减小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多分辨率粒子法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在多分辨率粒子法中,粒子在局部加密,高分辨率区域采用尺寸较小的粒子来保证计算精度,低分辨率区域采用尺寸较大的粒子来节省计算量。多分辨率技术有许多种类,例如粒子重叠技术,粒子分裂融合技术等。在粒子重叠技术中,通过设置粗细粒子重叠区域实现不同尺寸粒子信息的传递,实现计算域内多分辨率的效果,但重叠技术中粒子增添和删减使得计算过程中的质量和动量不守恒。分裂融合技术通过粒子分裂实现粒子加密,当粒子进入低分辨率区域时,为了降低计算量,粒子与就近的其他粒子相互融合为尺寸较大的粒子,从而减小粒子数量。然而在现有的融合技术中,由于融合前后粒子影响域的变化或融合粒子选取的不当,在计算中容易形成粒子间隙过大,导致计算不稳定,影响计算精度与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MPS方法的粒子变粒径融合方法,通过优化粒子融合条件,使得需要融合的粒子就近选取合适的粒子进行融合,采用五步变粒径的融合方法,大大减弱了粒子融合过程对计算精度及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MPS方法的粒子变粒径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创建计算域并进行粒子初始化设置;
步骤2,判断粒子是否满足融合条件;
步骤3,满足融合条件时,择优选取需要融合的粒子;
步骤4,粒子发生融合并参与计算控制方程,得到粒子压力、速度、位移。
步骤5,输出数值计算模拟结果。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步骤2粒子融合条件包括融合空间判据和粒子尺寸判据;融合空间判据是通过初始给定的低分辨率空间区域的位置坐标,判断粒子是否在低分辨率区域内;若粒子处于低分辨率区间内,则进行粒子尺寸判据;反之粒子不发生融合;
粒子尺寸判据是通过比较粒子尺寸与低分辨率给定的尺寸范围,当粒子尺寸在给定的尺寸范围内时,粒子满足粒子尺寸判据,具体公式如下:
lminllmax
其中,l为需要判定的粒子尺寸;lmin,lmax为低分辨率区间内粒子的最小尺寸和最大尺寸;
当粒子同时满足融合空间判据和粒子尺寸判据时,粒子进行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3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