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页岩气卧式旋流除砂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3601.2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5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昕;汤晓勇;昝林峰;金红红;李刚;刘萍萍;雒定明;刘俊;罗林林;彭辰;荣明;毛翔;申琳;曹建强;张诚;彭婵;高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2 | 分类号: | B01D45/12;B01D45/08;B01D45/02;E21B4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何祖斌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卧式 除砂 | ||
1.一种页岩气卧式旋流除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筒体(1),卧式筒体(1)的一侧连接有分离塔(2),卧式筒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介质出口(11),分离塔(2)内连接有若干旋风机构(3),分离塔(2)上设置有介质进口(21),介质进口(21)与若干旋风机构(3)连通;所述卧式筒体(1)的底部连接有集液包(4);所述卧式筒体(1)内间隔设置有高位挡板(12)和低位挡板(13),高位挡板(12)与卧式筒体(1)的顶部密封,低位挡板(13)与卧式筒体(1)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集液包(4)的下部设置有排砂口(14),集液包(4)位于分离塔(2)下方,卧式筒体(1)内还设置有挡水板(5),挡水板(5)位于分离塔(2)与介质出口(11)之间,卧式筒体(1)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5),排水口(15)位于挡水板(5)远离排砂口(14)的一侧;所述分离塔(2)内设置有两块隔板(22),旋风机构(3)固定于两块隔板(22)之间,介质进口(21)位于分离塔(2)上两块隔板(22)之间的区域;所述旋风机构(3)包括外筒(31),外筒(31)固定于两块隔板(22)之间,外筒(31)内套设有内筒(32),内筒(32)上固定有进口管(33),进口管(33)的另一端从外筒(31)伸出,内筒(32)内设置有导流片(34),内筒(32)的下端和外筒(31)的下端均与卧式筒体(1)连通,内筒(32)的上端开口,外筒(31)的上端密封;所述外筒(31)的下端伸到卧式筒体(1)的上部,内筒(32)的下端伸到卧式筒体(1)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气卧式旋流除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1)的上端的形状的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气卧式旋流除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筒体(1)内安装有水侧液位计(16)和砂侧液位计(17),水侧液位计(16)位于挡水板(5)远离排砂口(14)的一侧,砂侧液位计(17)位于挡水板(5)远离排水口(15)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气卧式旋流除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筒体(1)内还安装有用于监测砂砾位置的测位仪(18),测位仪(18)位于挡水板(5)远离介质出口(1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气卧式旋流除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筒体(1)内还安装有反冲管(6),测位仪(18)位于挡水板(5)远离介质出口(11)的一侧,反冲管(6)上连接有反冲管接头(61),反冲管接头(61)的另一端从卧式筒体(1)的底部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页岩气卧式旋流除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筒体(1)的介质出口(11)处连接有丝网除沫器(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页岩气卧式旋流除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筒体(1)的两端均固定封头(8),靠近介质出口(11)的封头(8)上设置有人孔(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36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