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听障人群适用门铃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4757.2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9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窦培林;李秀;李境伟;任陈鸿;卜宗儒;容学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3/10 | 分类号: | G08B3/10;G08B6/00;G08B7/06;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群 适用 门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听障人群适用门铃,包括室外开关、信息中转处理系统、接收处理装置和报警系统,所述的室外开关与信息中转处理系统连接,所述的信息中转处理系统与接收处理装置及报警系统连接;所述的信息中转处理系统包括电子铃、第一单片机和第一芯片,所述的电子铃与第一单片机连接,第一单片机与第一芯片连接;所述的接收处理装置上设有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其内部设有第二单片机、震动模块和第二芯片,所述的第二单片机与震动模块及第二芯片连接。本发明在传统门铃的基础上附加利用“震动”这一物理信号的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报警系统,缩小弱势群体的生活差距,也可以满足正常的门铃使用需求,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铃,尤其涉及一种听障人群适用门铃。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寓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满足了人们的生活住房需求,门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且必要的一类工具,但传统门铃仅仅以单一的声音信号作为“访客到来”的信息载体,这对很多听障(弱)的人群很不友好,该类人群无法很好的迅速探知“访客到来”这一信息,对日常的生活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现存的听障患者加之随着老龄化问题加重而带来的大批听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会面临独处的问题,一方面,该人群无法正常获取“访客到来”的信息,另一方面,该类人群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听障人群适用门铃,缩小弱势群体的生活差距,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室外开关、信息中转处理系统、接收处理装置和报警系统,所述的室外开关与信息中转处理系统连接,所述的信息中转处理系统与接收处理装置及报警系统连接;所述的信息中转处理系统包括电子铃、第一单片机和第一芯片,所述的电子铃与第一单片机连接,第一单片机与第一芯片连接;所述的接收处理装置上设有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其内部设有第二单片机、震动模块和第二芯片,所述的第二单片机与震动模块及第二芯片连接。
所述的信息中转处理系统接收到信号时能够触发电子铃响应,同时由第一单机片处理,将信息通过第一芯片无线传输至接收处理装置。
所述的接收处理装置采用控制手环或与智能设备结合。
所述的控制手环包括表带,所述的表带上设有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
所述的第一按键能够终止控制手环工作,使手环停止震动。
所述的第二按键能够传递危险信号并由第二单片机处理,通过第二芯片无线传输至信息中转处理系统,并使第一单片机处理,刺激所连接的报警系统工作。
所述的第二芯片能够接受由信息中转处理系统传输的信息,并由第二单片机处理,刺激震动模块工作。
所述的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均采用WiFi芯片。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传统门铃的基础上附加利用“震动”这一物理信号的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报警系统,缩小弱势群体的生活差距,也可以满足正常的门铃使用需求,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门铃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门铃使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室外开关1、信息中转处理系统2、控制手环3和报警系统4,室外开关1通过导线与信息中转处理系统2连接,室外开关1可将“有访客到来”的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输至信息中转处理系统2,信息中转处理系统2与控制手环3及报警系统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47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