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双多基地雷达光传输同步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4793.9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7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风;赖涛;唐燕群;王青松;王小青;魏玺章;林柏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2507 | 分类号: | H04B10/2507;H04J14/02;G01S7/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李思坪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基地 雷达 传输 同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精度双多基地雷达光传输同步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宽带雷达回波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射频参考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器和电控高精度光纤延迟线,所述宽带雷达回波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分别与第一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波分复用器连接,所述射频参考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分别与第一波分复用器、电控高精度光纤延迟线和第二波分复用器连接,所述电控高精度光线延迟线分别与第一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波分复用器连接。该方法为应用上述同步装置的工作方法。本发明具有抗散射噪声及色散抖动的优点。本发明作为一种高精度双多基地雷达光传输同步装置及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固体激光放大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多基地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双多基地雷达光传输同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光纤往返式射频稳相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参考信号在光纤中双向传递,获得传输信号的相位信息,然后通过闭环补偿的方法来补偿信道抖动引入的相位漂移。然而,目前光传输中光载波串扰、参考信号串扰、频率色散、偏振模色散以及瑞利散射对雷达回波信号传输的保真度和传输相位的影响尚未解决,导致高信噪比的双多基地雷达微弱回波信号光传输同步问题未能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双多基地雷达光传输同步装置及方法,具有抗散射噪声及色散抖动的优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双多基地雷达光传输同步装置,包括宽带雷达回波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射频参考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器和电控高精度光纤延迟线,所述宽带雷达回波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分别与第一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波分复用器连接,所述射频参考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分别与第一波分复用器、电控高精度光纤延迟线和第二波分复用器连接,所述电控高精度光线延迟线分别与第一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波分复用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宽带雷达回波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一强度调制器、分束器、第一偏置控制板、第一光转换器和第一偏置电压模块,所述第一激光器、第一强度调制器、分束器和第一波分复用器依次连接,所述分束器还与第一偏置板连接,所述第一偏置板与第一强度调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偏置电压模块、第一光电转换器和第二波分复用器依次连接。
进一步,所述分束器为1:99的光分束器。
进一步,所述射频参考信号激光传输子装置包括第二激光器、第二强度调制器、第二偏置控制板、环形器、第二光电转换器、第二偏置电压模块、射频参考源、鉴相电路模块、PID电路模块、延迟线驱动器和法拉第镜,所述第二激光器、第二强度调制器、环形器和第一波分复用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偏置控制板与第二强度调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强度调制器还与射频参考源连接,所述射频参考源、鉴相电路模块、PID电路模块、延迟线驱动器和电控高精度光纤延迟线依次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器还分别与第二偏置电压模块和鉴相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法拉第镜与第二波分复用器连接。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双多基地雷达光传输同步方法,包括:
第一激光器,用于产生波长稳定性和单色性优异的光载波,产生中心波长稳定、功率稳定的窄线宽高稳定的光载波;
第一强度调制器,用于雷达回波信号的电光调制;
分束器,用于提取控制反馈光和输出信号光;
第一偏置控制板,用于控制第一强度调制器的工作点;
第一光电转换器,用于对接收端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恢复出来的雷达回波信号;
第二激光器,用于产生中心波长稳定、功率稳定的窄线宽高稳定的光载波;
第二强度调制器,用于射频参考信号的电光调制;
环形器,用于对光信号进行路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4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