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5002.4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1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宁磊;林昕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F16/2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尹凡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源 rfid 物品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物品上设置无源RFID标签,与物品绑定,并将绑定信息更新至物品数据库;S200,提供交互界面为物品进行多层次分组,每个分组中包括分组标识号、组别信息、等级、物品序列表及子分组集合,单个物品被配置于至少一个的分组中;S300,提供交互界面设计出行方案,为出行方案添加若干分组,生成出行物品清单;S400,通过RFID读卡器,读取出行物品的无源RFID标签的标识码,根据出行物品清单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本发明扩大了物品的标记范围与数量,成本低,操作方便,以及,对物品进行多层分组管理,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管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源RFID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的随身物品越来越多,每次出行都可能需要携带众多的物品,对于某些工作来说,少带一件物品都很有可能导致本次工作的失败。同时,在这个生活节奏的加快的社会,巨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人们忙于工作与思考,很难分出多余的精力每时每刻关注自己的随身物品是否遗忘或丢失,导致经常丢三落四。
目前,个人随身物品的管理大多还是通过人工记录和查核,容易浪费大量的精力,且容易造成查核的错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无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能够对个人随身物品进行核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基于无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的基于无源RFID的物品管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基于无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物品上设置无源RFID标签,与所述物品绑定,并将绑定信息更新至物品数据库;S200,提供交互界面为所述物品进行多层次分组,每个分组中包括分组标识号、组别信息、等级、物品序列表及子分组集合,单个所述物品被配置于至少一个的所述分组中;S300,提供交互界面中设计出行方案,为所述出行方案添加若干所述分组,生成出行物品清单;S400,通过RFID读卡器,读取出行物品的所述无源RFID标签的标识码,根据所述出行物品清单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无源RFID的物品管理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无源标签绑定物品,扩大了物品的标记范围与数量,成本低,不需充电,体积重量基本可忽略不计,操作方便,以及,对物品进行多层分组管理,避免每次制定方案都做一个详细的物品列表,而是直接组合相应的小分组形成方案,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管理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100包括:S110,在所述物品上设置所述无源RFID标签,通过所述RFID读卡器读取所述无源RFID标签的标识码,并发送至服务器;S120,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标识码进行去重验证,根据去重结果将所述标识码与所述物品的物品信息进行绑定,并更新至所述物品数据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文字描述信息或者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项。通过文字描述或图像便于对物品进行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200包括:从所述物品数据库中读取所述物品的所述绑定信息,配置所述物品的分组;以及,删除所述分组的所述物品序列表中的物品,修改所述分组的所述子分组集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200还包括:为所述分组添加子分组,取所述分组的原始等级与所述子分组的等级中的较大者,对所述分组的等级进行更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300包括:遍历所述出行方案中的所述分组,提取所述分组中的所有物品的所述标识码,进行去重处理,生成所述出行物品清单;以及,通过交互界面对所述出行物品清单中的物品进行增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根据所述验证结果,通过语音提醒用户缺失的物品和/或多余的物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技术大学,未经深圳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5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