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绳网带质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5378.5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华然化纤绳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利交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59 | 代理人: | 黄珍丽 |
地址: | 251700 山东省滨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绳网带 质量 检测 装置 | ||
1.一种绳网带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拉伸装置(2)、平移装置(3)和施重装置(4),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固定装置(1)包括底板(101)、固定板(105)、施重传动板(108)、平移齿条(109);
所述的拉伸装置(2)包括拉伸块(201)、拉伸板滑块(203)、拉伸滑道板(205)、电机固定板(207)、上从动轴(210)、支撑板(215)、外齿从动轮(219)、下从动轴(222)、下侧左从动轴(226);
所述的平移装置(3)包括步进电机固定板(301)、左侧从动轴(304)、右侧从动轴(307)、从动皮带(309);
所述的施重装置(4)包括固定侧板(401)、从动丝杆(412);
所述的固定板(105)固定安装在底板(101)的左侧上表面,所述的施重传动板(108)固定安装在平移滑块(107)上,所述的平移齿条(109)固定安装在施重传动板(108)的右侧表面,所述的拉伸块(201)有两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固定板(105)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拉伸板滑块(203)与固定板(105)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的拉伸滑道板(205)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05)的左侧,所述的电机固定板(207)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05)上,所述的上从动轴(210)转动安装在固定板(105)上侧轴孔中,所述的支撑板(215)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05)上位于上从动轴(210)的下侧,所述的外齿从动轮(219)转动安装在固定板(105)中部,所述的下从动轴(222)转动安装在固定板(105)上位于外齿从动轮(219)的下侧,所述的下侧左从动轴(226)转动安装在固定板(105)的左侧轴孔中,所述的步进电机固定板(301)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上,所述的左侧从动轴(304)转动安装在底板(101)的左侧轴孔中,所述的右侧从动轴(307)转动安装在底板(101)的右侧轴孔中,所述平移装置的 右侧从动直齿轮(310)与平移齿条(109)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固定侧板(401)固定安装在施重传动板(108)的侧表面,所述的从动丝杆(412)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施重传动板(108)上下两个轴孔中;
所述的施重装置(4)还包括电机支撑板(402)、施重电机(403)、主动直齿轮(404)、从动齿条(405)、上侧左从动轴(406)、上侧从动直齿轮(407)、上侧右从动直齿轮(408)、下侧右从动轴(409)、下侧右从动直齿轮(410)、下从动斜齿轮(411)、下侧从动斜齿轮(413)、从动螺母座(414)和施重块(415),所述的电机支撑板(402)固定安装在固定侧板(401)上,所述的施重电机(403)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撑板(402)上,所述的主动直齿轮(404)转动安装在施重电机(403)上,所述的从动齿条(405)滑动安装在固定侧板(401)上,所述的上侧左从动轴(406)转动安装在固定侧板(401)上侧轴孔中,所述的上侧从动直齿轮(407)转动安装在上侧左从动轴(406)上,所述的上侧从动直齿轮(407)与从动齿条(405)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上侧右从动直齿轮(408)转动安装在上侧左从动轴(406)上位于上侧从动直齿轮(407)的后侧,所述的下侧右从动轴(409)转动安装在固定侧板(401)的左侧轴孔中,所述的下侧右从动直齿轮(410)转动安装在下侧右从动轴(409)上,所述的下侧右从动直齿轮(410)与上侧右从动直齿轮(408)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下从动斜齿轮(411)转动安装在下侧右从动轴(409)上,所述的下侧从动斜齿轮(413)转动安装在从动丝杆(412)上,所述的下侧从动斜齿轮(413)与下从动斜齿轮(411)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从动螺母座(414)转动安装在从动丝杆(412)上,所述的施重块(415)与从动螺母座(414)形成固定连接,施重块(415)的结构为下端带有扁平状长方体;
所述的拉伸装置(2)还包括拉伸块固定板(202)、拉伸齿条(204)、侧滑块(206)、伺服电机(208)、主动斜齿轮(209)、上从动斜齿轮(211)、上从动直齿轮(212)、从动蜗杆(213)、上侧左从动直齿轮(214)、从动轴(216)、从动涡轮(217 )、从动斜齿轮(218)、内齿从动轮(220)、上从动皮带轮(221)、下从动皮带轮(223)、皮带(224)、下从动直齿轮(225)、下侧左从动直齿轮(227)、下侧左从动斜齿轮(228)、左从动轴(229)、左从动斜齿轮(230)和左从动直齿轮(231),所述的拉伸块固定板(202)固定安装在两块拉伸块(201)侧段,所述的拉伸齿条(204)固定安装在拉伸板滑块(203)上,所述的伺服电机(208)固定安装在电机固定板(207)上,所述的主动斜齿轮(209)转动安装在伺服电机(208)上,所述的上从动斜齿轮(211)转动安装在上从动轴(210)上,所述的上从动斜齿轮(211)与主动斜齿轮(209)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上从动直齿轮(212)转动安装在上从动轴(210)上位于上从动斜齿轮(211)的下方,所述的从动蜗杆(213)转动安装在固定板(105) 的中间轴孔中,所述的上侧左从动直齿轮(214)转动安装在从动蜗杆(213)上,所述的上侧左从动直齿轮(214)与上从动直齿轮(212)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从动轴(216)转动安装在支撑板(215)上,所述的从动涡轮(217)转动安装在从动轴(216)上,所述的从动涡轮(217)与从动蜗杆(213)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从动斜齿轮(218)转动安装在从动轴(216)上位于从动涡轮(217)的下侧,所述的内齿从动轮(220)的内齿与外齿从动轮(219)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内齿从动轮(220)与从动斜齿轮(218)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上从动皮带轮(221)转动安装在外齿从动轮(219)上位于内齿从动轮(220)的下方,所述的下从动皮带轮(223)转动安装在下从动轴(222)上,所述的下从动直齿轮(225)转动安装在下从动轴(222)上位于下从动皮带轮(223)的下方,所述的下侧左从动直齿轮(227)转动安装在下侧左从动轴(226)上,所述的下侧左从动直齿轮(227)与下从动直齿轮(225)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下侧左从动斜齿轮(228)转动安装在下侧左从动轴(226)上位于下侧左从动直齿轮(227)的上方,所述的左从动轴(229)转动安装在拉伸齿条(204)上,所述的左从动斜齿轮(230)转动安装在左从动轴(229)上,所述的左从动直齿轮(231)转动安装在左从动轴(229)上,所述的左从动直齿轮(231)与拉伸齿条(204)形成齿轮啮合;
所述的平移装置(3)还包括步进电机(302)、左侧主动斜齿轮(303)、左侧从动斜齿轮(305)、左侧皮带轮(306)、右侧皮带轮(308)和右侧从动直齿轮(310),所述的步进电机(302)固定安装在步进电机固定板(301)上,所述的左侧主动斜齿轮(303)转动安装在步进电机(302)上,所述的左侧从动斜齿轮(305)转动安装在左侧从动轴(304)上,所述的左侧从动斜齿轮(305)与左侧主动斜齿轮(303)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左侧皮带轮(306)转动安装在左侧从动轴(304)上位于左侧从动斜齿轮(305)的下方,所述的右侧皮带轮(308)转动安装在右侧从动轴(307)上,所述的从动皮带(309)与左侧皮带轮(306)和右侧皮带轮(308)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右侧从动直齿轮(310)转动安装在右侧从动轴(307)上位于右侧皮带轮(308)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华然化纤绳网有限公司,未经滨州华然化纤绳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53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