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按摩腰托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5541.8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8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所思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发展(长春)汽车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B60N2/9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刘云朋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按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按摩腰托,包括:腰托骨架总成,腰托骨架总成上安装有机械按摩腰托,机械按摩腰托包括:滑动本体和升降系统,升降系统用于驱动滑动本体在腰托骨架总成上滑动,滑动本体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顶部用于按摩的按摩轮、安装在壳体内用于驱动按摩轮的驱动系统;壳体由滑动板和塑料托板组成;升降系统包括:升降电机、丝杠和滑块;驱动系统包括:支起电机、传动轴、螺纹柱、小螺旋齿轮和大螺旋齿轮;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前后、上下调节座椅靠背的舒适度,通过在腰托上安装按摩轮,能够对驾乘人员的后背进行舒适按摩,填补了市场上的空白,并且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紧凑,重量轻,传动方式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座椅上的机械按摩腰托。
背景技术
使用腰部支撑件即腰托对缓解驾驶和乘车过程中腰部不适有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座椅上使用的腰托,无论是手动调节还是电动调节大多数都是两向调节,即左右方向上的调节。两向电动腰托支撑位置适用范围有限,不同的人身高不同对于支撑舒适型位置要求也不同,所以上下方向上的调节也非常符合市场的需求。中国发明专利CN204586594U公布了一种四向电动腰托,通过设置导轨和上下驱动马达驱动的上缆索及下缆索、前后驱动马达驱动的前后运动缆索,实现挺腰板采用电动方式进行前后上下四向移动。但是此方案中挺腰板的移动容易使腰托坚固度不够,易磨损,不适应现在市场的需求。中国发明专利CN 206374603 U公布了一种四向可调节腰托及包含该腰托的汽车,通过用变形机构移动实现腰托位置进行上下左右移动,实现在上下和前后方向上同时调节,但是此技术方案无法实现按摩功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按摩腰托,在全新设计的电动四向腰托基础上增加了机械按摩功能,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的机械按摩腰托包括:腰托骨架总成,所述腰托骨架总成与座椅骨架连接,所述腰托骨架总成用于支撑腰托,所做的改进是,所述腰托骨架总成上安装有机械按摩腰托,所述机械按摩腰托包括:滑动本体和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用于驱动滑动本体在腰托骨架总成上滑动,所述滑动本体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顶部用于按摩的按摩轮、安装在壳体内用于驱动按摩轮的驱动系统;
所述壳体由滑动板和塑料托板组成,所述滑动板通过底部两侧的滑轨滑动连接在腰托骨架总成两侧的连接钢丝上;
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电机、丝杠和滑块,所述丝杠安装在腰托骨架总成上位于机械按摩腰托滑动的位置,所述升降电机安装在腰托骨架总成上并驱动丝杠自转,所述滑块转动连接在所述丝杠上并与滑动本体底部的滑动板连接,所述升降电机通过丝杠和滑块驱动滑动板在腰托骨架总成上往复运动;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支起电机、传动轴、螺纹柱、小螺旋齿轮和大螺旋齿轮,所述支起电机安装在滑动板上并驱动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滑动板上,两个所述小螺旋齿轮套装在传动轴上并呈左右螺旋方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大螺旋齿轮安装在滑动板上并分别与两个小螺旋齿轮啮合,两个所述螺纹柱分别螺纹连接在大螺旋齿轮的内部并与传动轴呈空间垂直,两个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分别穿过塑料托板上的两个穿过孔与按摩轮固连;所述小螺旋齿轮驱动大螺旋齿轮带动螺纹柱做升降运动,所述螺纹柱带动按摩轮与座椅靠背泡接触,进而对乘坐者进行按摩。
作为优选,所述腰托骨架总成的上下两端位置与座椅骨架连接,所述支起电机为蜗轮蜗杆支起电机,所述蜗轮蜗杆支起电机用两个螺丝固定于钣金冲压成型的滑动板上并带动传动轴转动,形成齿轮传动,所述滑动板和塑料压盖用多个螺丝连接固定形成齿轮箱,所述小螺旋齿轮和大螺旋齿轮安装在齿轮箱内。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电机通过两个螺丝固定在骨架总成的钣金件上,所述丝杠穿过电机齿轮,沿上下方向布置在骨架总成的钣金滑槽内,所述滑块与丝杠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杠转动带动滑块上下移动,所述滑块与滑动板卡接,所述滑块带动滑动板上下移动,所述丝杠上设置有限制滑块行程的限位铁箍,用来控制滑块的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发展(长春)汽车自控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新发展(长春)汽车自控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5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