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5824.2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镰野宽隆;龟田佳数;大内三幸;川幡信之;宫崎信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7/20 | 分类号: | B62D7/20;B62D7/16;B62D7/18;B62D5/04;B62D3/12;B62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转向装置(10A),具有:中央臂(26),一方的端部与转向轴(22)的旋转联动而相对于车身(BD)沿左右方向摆动;杆部件(40A),与中央臂(26)的一方的端部连结并通过沿左右方向移动来变更转向车轮(WR、WL)的转向角;以及杆部件驱动装置(50),通过驱动力源来使杆部件(40A)沿左右方向直线移动,杆部件(40A)被支承为向车身(BD)的左右方向的移动被允许、但车身(BD)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中央臂(26)的一方的端部与杆部件(40A)连结为能够沿车身(BD)的前后方向相对地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转向摇臂的滚珠螺母式的车辆用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所谓的平头式的车辆使用滚珠螺母式的转向装置。滚珠螺母式的转向装置将方向盘的旋转经由滚珠螺母、转向摇臂、纵拉杆,中央臂、杆部件以及横拉杆等部件传递至转向节臂来变更转向车轮(转向轮)的转向角(转舵角)(参照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在滚珠螺母式的转向装置中,还公知有如下结构:即在左右的滚珠螺母分别配置驱动装置(马达促动器),通过该驱动装置赋予转向操纵辅助力(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3-1166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18804号公报
然而,在对滚珠螺母施加驱动装置的力的现有的转向装置中,在驱动装置至转向车轮之间存在“转向摇臂、纵拉杆、中央臂、杆部件以及横拉杆等”大量的部件,因而力的传递路径的刚度变低。因此,例如在使用驱动装置控制转舵角的情况下,有时转舵角相对于驱动装置的控制量(动作量)不确定为唯一,因而难以高精度地控制车轮的转舵角。因此,存在使用所述转向装置进行“需要高精度地控制转舵角的自动驾驶”并不容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应对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高精度地控制转向车轮的转向角且能够在平头车等适当地使用的“滚珠螺母式的车辆用转向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滚珠螺母式的车辆用转向装置(10A、10B),具备:滚珠螺母式的转向齿轮箱(23),将方向盘(21)的旋转变换为转向摇臂(24)的摆动;摆动部件(中央臂(26)),在车身(BD)的规定的摆动中心点(PC)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车身(BD)摆动且与转向摇臂(24)连结,与转向摇臂(24)联动而以摆动中心点(PC)为支点摆动;以及杆部件(40A、40B),与摆动部件(中央臂(26))、支承左转向车轮(WL)的左转向节臂(62L)、以及支承右转向车轮(WR)的右转向节臂(62R)连结,并且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车身(BD)沿车身(BD)的左右方向移动,通过沿左右方向移动来变更左转向车轮(WL)以及右转向车轮(WR)的转向角,其中,转向装置(10A、10B)具备:杆部件驱动装置(50、63),与杆部件(40A、40B)卡合且产生使杆部件(40A、40B)沿车身(BD)的左右方向移动的动力;和引导部件(54c、70c),允许杆部件(40A、40B)的沿车身(BD)的左右方向的移动且限制杆部件(40A、40B)的沿车身(BD)的前后方向以及上述车身的上下方向的移动,摆动部件(中央臂(26))与杆部件(40A、40B)以如下方式连结或者卡合,即:即便在摆动部件(中央臂(26))摆动的情况下,摆动中心点(PC)与杆部件(40A、40B)的距离(X)也不变化,且在摆动部件(中央臂(26))摆动时从摆动部件(中央臂(26))向杆部件(40A、40B)施加朝向车身(BD)的左右方向的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5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