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震车胎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6744.9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0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田顺林;许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迪盟斯尔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9/00 | 分类号: | B60C19/00;B60C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曹晨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车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车胎,包括外胎和内胎,所述外胎和所述内胎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减震结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和所述第二减震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圈,所述减震圈套设于内胎;所述第二减震件为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于相邻所述减震圈之间,所述缓冲垫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内胎和外胎。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车胎,减震效果佳,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车胎。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减震主要依靠气囊减震、橡胶减震等。气囊减震:自行车的内胎一般由气囊组成,气囊能有效吸收地面对车身的冲击力。由于它与地面直接接触,因而所起的减震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骑行时,气囊可以明显减小车身的上下震动。气囊是利用密封的气体的体积变化来实现避震的,其优点是质量轻且不怕老化,缺点就是容易漏气,必须适时充入适量且足够的的空气。而橡胶减震,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将其包裹在气囊外面作为车轮的外表面,可以使得车轮的减震效果更佳。总的来说,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自行车车胎内的压缩空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当温度过高时或外部压力过大时,容易使内胎爆裂;(2)内胎容易被尖锐物扎破,在破裂后,轮胎则不再起到减震效果,给骑行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车胎,减震效果佳,提高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减震车胎,包括外胎和内胎,所述外胎和所述内胎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减震结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和所述第二减震组件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圈,所述减震圈套设于内胎;
所述第二减震件为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于相邻所述减震圈之间,所述缓冲垫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内胎和外胎。
进一步地说,所述缓冲垫为硅胶垫。
进一步地说,所述外胎和所述内胎皆为塑胶制成。
进一步地说,所述内胎为实心胎。
进一步地说,所述外胎、所述内胎、所述减震圈和所述缓冲垫为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地说,所述缓冲垫为气垫。
进一步地说,所述缓冲垫的两端设为与外胎及内胎相适应的弧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车胎,减震效果佳,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外胎1、内胎2、减震圈3、缓冲垫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减震车胎,如图1所示,包括外胎1和内胎2,所述外胎和所述内胎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减震结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和所述第二减震组件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圈3,所述减震圈套设于内胎;
所述第二减震件为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设于相邻所述减震圈之间,所述缓冲垫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内胎和外胎。
所述缓冲垫为硅胶垫。
所述外胎和所述内胎皆为塑胶制成。
所述内胎为实心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迪盟斯尔模塑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迪盟斯尔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6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感交互式跳伞模拟训练设备
- 下一篇:一种跳伞全程模拟训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