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6803.2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7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梅先明;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30;A41D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复使用 高效 抗菌 抗病毒 防护 口罩 | ||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包括本体和固定设于本体上相对两侧处的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自内层向外层依次层叠设置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抗菌涤锦水刺无纺布层;所述中间层为由聚丙烯熔喷布层和热风棉层复合形成的复合层,其中所述聚丙烯熔喷布层为含有石墨烯的聚丙烯熔喷布层,其中所述热风棉层为经高分子杀菌剂处理后的抑菌热风棉层,且所述聚丙烯熔喷布层紧邻所述内层;所述外层为经纳米抗菌剂处理后的纺粘无纺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抗菌涤锦水刺无纺布层是由涤锦超细旦纤维和含银离子涤锦超细旦纤维经高压水刺法形成的直径为0.02-0.05d微丝所形成的无纺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银离子涤锦超细旦纤维的用量占抗菌涤锦水刺无纺布层总纤维用量的20-30wt.%,且其中银离子含量占该含银离子涤锦超细旦纤维0.5-1.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涤锦水刺无纺布层为单层克重50-60g/cm2的抗菌涤锦水刺无纺布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熔喷布层为采用含有0.1-0.2wt.%石墨烯的聚丙烯熔融体所形成的聚丙烯熔喷布层,且该聚丙烯熔喷布层为经驻极静电处理后的聚丙烯熔喷布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熔喷布层的单层克重为30-40g/c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热风棉层为将热风棉层浸渍于高分子杀菌剂中30-60min后,再于20-25摄氏度下烘干形成,其中所使用的高分子杀菌剂包括2.0-3.0wt.%的羧甲基壳聚糖、2.0-4.0wt.%的海藻多糖、8.0-10.0wt.%的海洋生物溶菌酶、1.0-2.0wt.%的酒精和余量纯净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棉层为单层克重50-60g/cm2的热风棉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为将纺粘无纺布层浸渍于纳米抗菌剂中30-60min后再于30-40摄氏度下烘干形成;其中所使用的纳米抗菌剂为包括0.5-1.0wt.%纳米复合抗菌颗粒、0.2-0.8wt.%添加助剂和余量溶剂的混合物,且所述纳米复合抗菌颗粒为粒径小于80nm且负载有银离子、锌离子、铜离子和纳米二氧化钛中至少一种的沸石,所述溶剂为乙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高效抗菌抗病毒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粘无纺布为单层克重40-50g/cm2的双丝或三丝纺粘无纺布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腾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68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