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变、耐高温阻燃硅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7877.8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俞磊;朱贤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京鸿密封件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23/16;C08L27/12;C08L91/00;C08K5/14;C08K5/12;C08K5/13;C08K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徐文恭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耐高温 阻燃 硅胶 | ||
本发明公开了橡胶技术领域的一种低压变、耐高温阻燃硅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阻燃硅橡胶10‑100份,耐高温橡胶10‑100份,浅色色母1‑100份,硫化剂1‑10份,增塑剂1‑3份,防老剂1‑2份,软化剂1‑5份;本发明中的低压变、耐高温阻燃硅胶的阻燃性能优良,达到UL94‑V0级,其具有耐高温,密封性好的特性,防水等级为IP67;本发明中的低压变、耐高温阻燃硅胶的耐高温压变可以做到连续工作40天指标<30%,性能较为优良;本发明中的低压变、耐高温阻燃硅胶在200℃的环境中基本性能变化较小,由配方和结构工艺性制得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密封件上,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变、耐高温阻燃硅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乙醇汽油(EG)、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目前新能源汽车已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市场,密封圈、密封垫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因密封圈、密封垫需要耐高温、耐压变,所以新能源汽车上的密封圈、密封垫材料主要是硅胶,要求耐高温、低压变、阻燃效果好。
但目前硅橡胶技术中,由于配方的不合理性,存在较多缺点:耐高温性、压变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在新能源汽车密封件上使用。
因此提出一种低压变、耐高温阻燃硅胶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变、耐高温阻燃硅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低压变、耐高温阻燃硅胶,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阻燃硅橡胶10-100份,耐高温橡胶10-100份,浅色色母1-100份,硫化剂1-10份,增塑剂1-3份,防老剂1-2份,软化剂1-5份。
优选的,阻燃硅橡胶60份,耐高温橡胶30份,浅色色母10份,硫化剂5份,增塑剂2份,防老剂1份,软化剂3份。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橡胶包括乙丙橡胶和氟橡胶,所述乙丙橡胶和氟橡胶的质量比为2:1。
优选的,所述硫化剂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环氧大豆油,所述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环氧大豆油的质量比为1:2。
优选的,所述防老剂包括防老剂264和防老剂H,所述防老剂264和防老剂H的质量比为2:1。
优选的,所述软化剂包括松焦油和石蜡油,所述松焦油和石蜡油的质量比为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压变、耐高温阻燃硅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阻燃硅橡胶、耐高温橡胶、浅色色母和硫化剂放入开炼机中混炼3-5min,然后向开炼机中加入增塑剂和防老剂,继续混炼2-3min,接着将软化剂加入开炼机中,混炼1-2min,得到混炼胶;
(2)采用真空硫化压机对混炼胶进行硫化,保持硫化温度为165-175℃,硫化时间为2.5-3min,得到半成品;
(3)将半成品手工撕边,修边整形检验合格后,得到目标产品。
优选的,步骤(1)中,在加入软化剂后,打卷10遍,压成标准厚度,并用塑料隔膜隔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京鸿密封件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京鸿密封件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7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