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锥体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8025.0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9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岭;王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袁文婷;张娓娓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锥体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形锥体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异形锥体的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得到异形锥体的体量模型;通过BIM建模软件,提取构成异形锥体的体量模型的每个面,作为待测量面,并获取待测量面的各条边的边长数据;根据待测量面的边长数据进行异形锥体的组成面的加工,得到待拼装面;将待拼装面进行拼装,得到异形锥体。利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不规则的异形椎体进行加工时,传统的方法存在制作难度大、效率低、技术交底不便捷、拼装焊接精度低、常常出现需要施工现场返工,从而延误工期、增加制作成本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加工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异形锥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加工技术领域中,经常需要对不规则的异形椎体进行加工,例如,不规则的漏斗。传统的方法是,靠技术人员手工放样或用钣金放样软件计算各面的详细尺寸,下料后拼装组对。
对于形状规则的钢结构工件采用传统的方法基本能够满足制作精度要求,但是,对于不规则的异形椎体进行加工时,传统的方法存在制作难度大、效率低、技术交底不便捷、拼装焊接精度低、常常出现需要施工现场返工,从而延误工期、增加制作成本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锥体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目前的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不规则的异形椎体进行加工时,传统的方法存在制作难度大、效率低、技术交底不便捷、拼装焊接精度低、常常出现需要施工现场返工,从而延误工期、增加制作成本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形锥体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异形锥体的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得到所述异形锥体的体量模型;
通过BIM建模软件,提取构成所述异形锥体的体量模型的每个面,作为待测量面,并获取所述待测量面的各条边的边长数据;
根据所述待测量面的各条边的边长数据进行异形锥体的组成面的加工,得到待拼装面;
将所述待拼装面进行拼装,得到异形锥体。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根据异形锥体的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得到所述异形锥体的体量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异形锥体的图纸获取所述异形锥体的体量模型的初级数据;其中,所述初级数据包括:所述异形锥体的上口的形状以及构成上口的各边的尺寸、下口的形状以及构成下口的各边的尺寸、所述上口和所述下口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初级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创建出所述异形锥体的体量模型。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异形锥体的图纸为非标设计图纸。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BIM建模软件为REVIT软件。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通过BIM建模软件,提取构成所述异形锥体的体量模型的每个面,作为待测量面,并获取所述待测量面的各条边的边长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REVIT软件中的三维捕捉功能,提取构成所述异形锥体的体量模型的每个面,作为待测量面;
通过所述REVIT软件中的模型线和跟随表面功能,对所述待测量面的每条边进行描绘处理,获取所述待测量面的各条边的边长数据。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根据所述待测量面的各条边的边长数据进行异形锥体的组成面的加工,得到待拼装面的过程中,
根据所述待测量面的各条边的边长数据,通过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对钢材进行切割加工,得到待拼装面。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将所述待拼装面进行拼装,得到异形锥体的过程中,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所述待拼装面进行焊接拼装,得到异形锥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8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辊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软硬件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