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多应用系统数据隔离实现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8494.2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9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献宇;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5 | 分类号: | G06F8/65;G06F8/71;H04L67/51;H04L67/6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魏小霞;林祥翔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服 应用 系统 数据 隔离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多应用系统数据隔离实现方法和系统。所述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多应用系统数据隔离实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预设规则将基础应用拆解成粒度组件;通过注册服务中心对所述粒度组件进行注册得基础服务,所述基础服务通过配置服务连接数据连接池;响应用户请求指令,所述请求指令中带有用于定位目标存储的业务标识,对所述用户请求指令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在所述目标存储中响应用户请求指令。通过以上方法可保证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准确的操作,实现对不同业务系统间数据的完全隔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多应用系统数据隔离实现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企业应用系统开发上,相当多的企业还是基于单体应用的模式进行设计开发,在单体应用开发模式中,由于多个业务系统总保持相对独立,各自建设的情况,造成企业内部软件系统版本繁多,不利于系统的统一维护及版本迭代更新,提高企业售后及运维的技术难度,并且加大企业对硬件资源的投入。针对这种情况,部分企业采取把部分基础应用封装成基础开发包(SDK)方式,提供给各个应用软件,但依然存在版本迭代不统一,更新不及时情况;另一部分企业采取将部分基础业务设计为统一平台,对外提供统一接口方式,但无法完全满足所支撑的业务系统对基础数据的个性化需求,并且无法对业务系统做到不同业务系统间的数据隔离要求。在数据隔离的手段上,目前主要是以数据库分库的方式解决,通常通过逻辑层面进行数据分库,但这种分库方法需要在代码层面进行调整,实现起来复杂繁琐。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多应用系统数据隔离实现方法,用以解决现有企业单体应用模式开发存在的:版本迭代复杂、数据隔离复杂等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多应用系统数据隔离实现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预设规则将基础应用拆解成粒度组件;
通过注册服务中心对所述粒度组件进行注册得基础服务,所述基础服务通过配置服务连接数据连接池;
响应用户请求指令,所述请求指令中带有用于定位目标存储的业务标识,对所述用户请求指令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在所述目标存储中响应用户请求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用户请求指令”前,还包括步骤:
响应用户授权申请请求指令,发送所述用户授权申请请求指令至业务服务,所述用户授权申请请求指令包括:认证信息;
所述业务服务接收所述认证信息,并通过业务标识对所述认证信息进行封装,发送封装后的认证信息至基础服务;
所述基础服务提取业务标识,并通过所述业务标识确定目标存储,从所述目标存储中获取用户信息,并生成授权Token,所述授权Token通过内置私钥加密生成;
所述授权Token传输至统一网关时,所述统一网关向基础服务请求公钥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用户请求指令,所述请求指令中带有用于定位目标存储的业务标识,对所述用户请求指令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在所述目标存储中响应用户请求指令”,具体还包括步骤:
发送携带Token的请求至统一网关,所述统一网关使用公钥解密Token,获取Token中的业务标识和用户凭证信息;
验证Token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向基础服务发送获取所述合法Token对应的用户权限信息请求;
基础服务解析Token获取用户的业务标识,通过所述业务标识定位目标存储,从所述定位的目标存储中获取对应用户的权限信息,并返回所述用户的权限信息至统一网关;
所述统一网关获取授权后严重请求的资源地址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将请求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基础服务,若不合法,则返回越权提示至前端接入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8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