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8795.5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9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高杰;于志光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监控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揭露了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包括:获取历史数据集及实时数据集,从实时数据集中筛选出异常数据,得到异常实时数据集和正常实时数据集;基于预设的时间戳,采集历史数据集的异常历史数据变化量,根据异常历史数据变化量,配置历史数据集的异常历史数据传输幅度值;基于时间戳,采集异常实时数据集的异常实时数据变化量,根据异常实时数据变化量,配置异常实时数据集的异常实时数据传输幅度值,根据异常实时数据传输幅度值和异常历史数据传输幅度值,执行正常实时数据集在业务系统中的传输。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区块链技术,所述数据监控任务可存储于区块链中。本发明可以提高数据监控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业务系统中,业务系统数据是通过每天大数据跑批来更新业务系统中的历史数据,数据监控用于监控大数据跑批的过程中一些标准及规范不够严格的数据,以防止这些标准及规范不够严格的数据流入业务系统中,造成业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目前,数据监控通常采用数据字段级规则来监控并设置阻断数据流入业务系统中,由于现有数据字段级粒度粗以及数据字段格式随意性,会有可能把正常可用数据一起阻断,从而影响数据监控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数据监控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监控方法,包括:
获取历史数据集及实时数据集,从所述实时数据集中筛选出异常数据,得到异常实时数据集和正常实时数据集;
基于预设的时间戳,采集所述历史数据集的异常历史数据变化量,根据所述异常历史数据变化量,配置所述历史数据集的异常历史数据传输幅度值;
基于所述时间戳,采集所述异常实时数据集的异常实时数据变化量,根据所述异常实时数据变化量,配置所述异常实时数据集的异常实时数据传输幅度值;
判断所述异常实时数据传输幅度值是否大于所述异常历史数据传输幅度值;
若所述异常实时数据传输幅度值大于所述异常历史数据传输幅度值,则对所述正常实时数据集进行阻断;
若所述异常实时数据传输幅度值不大于所述异常历史数据传输幅度值,则将所述正常实时数据集传输至业务系统中。
可选地,所述从所述实时数据集中筛选出异常数据,得到异常实时数据集和正常实时数据集,包括:
筛选出所述实时数据集中的重复数据,得到第一异常实时数据集;
筛选出所述实时数据集中的异常值数据,得到第二异常实时数据集;
将所述第一异常实时数据集和所述第二异常实时数据集进行汇总,得到所述异常实时数据集;
从所述实时数据集中剔除所述异常实时数据集,得到正常实时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筛选出所述实时数据集中的重复数据,得到第一异常实时数据集,包括:
计算所述实时数据集中任意两个实时数据的距离值,在所述实时数据集中任意两个实时数据的距离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筛选出任意一个实时数据作为第一异常实时数据,根据所述第一异常实时数据,得到所述第一异常实时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计算所述实时数据集中任意两个实时数据的距离值包括:
利用下述方法计算所述实时数据集中任意两个实时数据的距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8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