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设备智能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8977.2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6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添龙;陈凯;陈飞;金涛;陈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飞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23 | 分类号: | H04L41/0823;H04L41/0896;H04L43/0876;H04L45/00;H04L67/025;H04L67/5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匡立岭 |
地址: | 2343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通信 设备 智能 监管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设备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处理器、数据存储模块和监管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路由器的使用数据并将使用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使用数据后将其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内存储;
所述监管分析模块用于通过处理器获取路由器的使用数据并对使用数据进行监管分析,具体监管分析步骤为:
步骤一:将与路由器连接的终端标记为初选终端,用符号i表示,i=1,2,……,n;n为正整数;
步骤二:将初选终端的位置与路由器的位置进行距离差计算获取得到传输间距并标记为M1i;统计初选终端与路由器之间的隔墙数量并标记为M2i;
步骤三:获取初选终端的路由值并标记为M3i,将路由值大于设定阈值的初选终端标记为优选终端,用符号j表示,j∈i;
步骤四:将优选终端的传输间距和隔墙数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利用公式MZ=∑(M1j×b1+M2j×b2)获取得到路由器的功率监管值MZ;其中,b1、b2均为预设功率换算系数;
步骤五:设定路由器的功率分为Kh个档位,h=1,2,……,5;每个档位对应的功率监管范围,记为(0,k1],(k1,k2],(kh-1,kh];当MZ∈(kh-1,kh],则路由器的对应的档位为Kh;
步骤六:设定路由器的带宽值为RS;设定所有上网类型均对应一个预设带宽值;获取初选终端对应的上网类型,并将同一上网类型的初选终端分为一类;统计所有初选终端的上网类型种类分别标记为Dm,m=1,2,……,n1,n1为正整数;将上网类型与对应的预设带宽值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预设带宽值并标记为DQm;利用公式获取得到上网类型种类对应的带宽分配值Fm;
步骤七:获取上网类型种类对应的所有初选终端,将所有初选终端的路由值进行求和得到路由总值并标记为LU;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初选终端的上网带宽值Hi;
步骤八:监管分析模块将路由器功率对应的档位Kh以及初选终端的IP地址和上网带宽值发送至处理器上;
所述处理器接收到路由器功率对应的档位Kh以及初选终端的IP地址和上网带宽值后,将路由器的功率调整至档位Kh,然后将初选终端对应的上网带宽调整至与上网带宽值相同;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内还包括路由计算单元,所述路由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与路由器连接终端的路由值,具体步骤为:
S1:获取终端的连接时间段以及连接时间段的上网流量;将连接开始时刻和连接结束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单次连接时长;将所有的连接开始时刻依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统计相邻两个连接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得到连接间隔时长;将所有的连接间隔时长进行求和并取均值得到连接间隔均值并标记为L1;
S2:将终端所有的单次连接时长进行求和得到连接总时长并标记为L2,将所有连接时间段的上网流量进行求和得到流量总和并标记为L3;将连接间隔均值、连接总时长和流量总和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
S3:利用公式获取得到终端的路由值M3,其中,b4、b5和b6均为预设比例系数;路由计算单元将路由值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内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通信设备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数据包括路由器的路由器信息以及与路由器连接终端的名称、型号、IP地址、位置、连接时间段、连接时间段的上网流量和上网类型;连接时间段包括连接开始时刻和连接结束时刻;路由器信息包括路由器的发射信号强度、信道、路由器连接终端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飞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飞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89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